众所周知,打天下时的朱元璋,队伍有两大派别,一是李善长领衔的淮西派,二是刘伯温领衔的浙东派。对于刘伯温,朱元璋的态度是先扬后抑,打天下时,对刘伯温以老师相待,极尽拉拢之能事。建国后,却翻脸打压。
从士大夫的分类来讲,刘伯温是独士,是个想拥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这种读书人,与想控制一切的暴君是犯冲。从投奔朱元璋的年头来看,刘伯温谋士群中算是比较晚。他是在元至正十九年即公元1359年来到朱元璋麾下。
《明史》记载了这四人与朱元璋见面的场景,这种礼贤下士的情形让名士们被打动了。刘伯温从此开始了为朱元璋运筹帷幄的人生新路。
后来人们为了增添传奇色彩,将二人的合作浓墨重彩,并附会不少神秘故事。诸如,“西湖望云”的故事,说 刘伯温早在投朱之前就发现金陵(南京)有“天子气”,所以决心“辅之”。但总得来说,其作用确实不小。
公元1367年11月,朱 元 Scarlett 大军直击 元大都,大胜之后手下劝进 皇帝登基。而这位大哥自然要谦让一番。但怎么办呢?请老天说话吧。当年的夏历12月22日这一天,在南京阴霾密布天降大雪,这一天天降的大雪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其中包括向上帝祈求一个风和日丽好的好天气,以便于他在奉太庙祭祖、追封祖先并新建成奉天殿登基成为皇帝的事宜进行顺利举行。
随后的几年里,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导致了对他的猜疑和排挤。在洪武五年的某个时候,因为无意间做了一件事,让胡惟庸闻到了味儿——说谈洋这个地方治安不好,就提出设立巡检司,加强管辖,但这件事却被胡惟庸用作指控他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的事情,而这是不可接受的一件事情,因此遭到了处理,最终,他只能离开朝廷回到家乡养病,不久与世长辞。
关于他的死因,有许多争议,但总之,在那段时间里,他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地位,也无法阻止历史对他的审判。在他去世前夕,他留下的遗言告诫子孙不得为官,这也许是一种悲凉的声音,是对现实无情打击的一种反抗,更是一种深刻理解命运安排的心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