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学家探究奴儿干都司一场反复的简介之旅

明朝永乐元年,成祖派使者赴奴儿干招抚,次年各部归附。朝廷任命首领为指挥同知等职,以此为基础,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逐渐设立一百三十一个卫,并于永乐七年在黑龙江入海口建立都指挥使司,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王肇舟为指挥佥事。

奴儿干,又称“耦儿干”、“努而哥”,或作“纳尔干”。据《黑龙江古代简史》记载,这里风景如画,被清人称之为尼噜罕。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机构。在洪武八年,明初在东北南部设辽东都指挥司,使;至洪武二十八年,周兴进军脑温江、忽刺温河和斡朵怜地区始建卫所制并设官兵。

永乐七年,升奴儿干卫至都指挥使司,并驻扎于特林地方,即元时征东元帅府旧址。作为地方最高级别的军政合体单位,它直隶中央政府,并经常接受钦差大臣巡视。此外,还有太监亦失哈从1411到1433年的22年中,对当地官员授予职位与印信,同时赏赐衣物钱财。在山顶修建了永宁寺,有敕建和重建石碑留存(现藏俄罗斯海参崴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