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100集每集概括史里芬计划的毁灭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但德国的战争计划——史里芬计划,早在1905年就已经被制定出来。这表明德国发动全球冲突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史里芬计划是由当时的参谋总长史里芬命名,因为他制定了这份作战蓝本。该计划设想德国主要敌人位于西方,因此将战略重点放在西欧上,以“闪电战”术,在四至六周内通过比利时袭击法军后方,迅速打败法国,并切断英国与欧洲的联系,然后转而对付东线,以在三个月内最晚四个月内赢得战争。

这份计划一出台,就受到德皇的高度重视,并经历多轮反复论证、补充和修改,最终成为德国发动全球冲突的基础。随着时间推移,该计划不仅影响了整个战争过程,也深刻地塑造了历史进程。

1914年8月4日清晨,两支德军集团在埃米蒂将军率领下,从从未打过仗的小小边境,比利时越过边界,开始实施史里芬计划。在列日要塞,这场战斗展现了一系列坚固的地堡,每个地堡都装备有从机枪到八英寸口径大炮等400件武器。勒其将军率领比利时王国1B4部队守卫这里,他们等待法国援兵一到,便会向德军发起攻击。

此外,毛奇根据史里芬计划,又在左翼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采取高强度防御措施,只布置少数兵力以逸待劳,以避免东线和西线同时受敌,一虚一实,这一策略迷惑了法军,是史里芬所特意强调的一环。不过,他临终前曾多次嘱咐:“务必保留我右翼纵队!”然而他的继任者毛奇尽管基本遵循了原则,但却不断向东线和西线左翼分配兵力,将原本放在右翼70个师的力量削减许多,这对未来战局产生重大影响。

法军尽管顽固但也固执地追随统帅霞飞指挥,一味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对列日要塞置之不理,使勒芒将军孤立无援。当埃米希将军带领部队来到列日,要塞中,他看到法国即将增援,不禁暗自庆幸“史里芬计划”成功,而且根本不把比利时部队放在眼中。他认为他们会轻易投降,因此派遣使者要求勒芒将軍投降。但勒芒冷漠回应:“作为中立国家,我们不能接受你们侵犯我们主权,请您回复埃米希,将您的部队撤离。”

面对拒绝投降的情况,埃米希命令使用火炮轰击炮台,而比利时士兵勇敢抵抗,用猛烈火力还击对方双方于列日要塞激烈交火直至夜幕降临才暂停战斗第二天继续进行空袭及陆上攻击,但每次冲锋都遭到了英勇抵抗尸体堆积如山,却仍未能攻破任何一个炮塔

最终,当夜幕低垂之际,一门巨型攻城榴弹炮摧毁十余座炮塔;8月16日,上述最后一个防守点也被穿甲弹命中的爆炸震昏并俘虏勒芒;接着便长驱直入占据首都布鲁赛尔;接下来依照“史里芬計劃”,五路并进直扑巴黎

消息传达给准备支援阿尔萨斯与格兰普省霞飞,此刻拍手欢呼:“好!北面敌人正逼近,我则从东北侧出击,与他们相遇。”于是他命令法队发起进攻,在几天内顺利进入阿尔萨斯与洛林,那些重新踏足40年的土地的人们兴奋欢乐且以各种方式庆祝胜利

然而,他们不知道这是“史里的計劃”的陷阱之一,即用有预谋退却吸引法軍深入,为拉开距离让其他部分更有效地行动展开。而果然如此:刚刚开始的时候,有失误信息传来:

"第一集团Army击溃来自蒙托诺来的英国远征Army!"

"我軍於Ardennes森林與敵軍遭遇後三天血戰,我已無力再戰,被迫向南撤退!"

霞飛醒来调整布署重新配置兵力將軍隊調往左側,以便夾擊敵軍。但是,由於參謀總長毛奇只見自己的部隊逼近巴黎並迫使政府9月3日に迁往波爾多,他得意忘形以为「計劃」马上就能实现,因為抽调两个师去東線對付俄國,所以改变了「計畫」的规定,使得當初規劃中的進攻力量從十六個師減少到八個師,在數量上落後於法國。此時此刻,“馬恩河會戰”正在進行,這是一場歷代經典的大戰役,它是在九月五至十日期间发生的一场巨大的大会战,大约150万人的双方互相残杀,其中包括100公里左右的地段,都出现烟雾弥漫、火焰纷飞的情景。在那短短五天內間歇性的戦闘中,有2萬餘名死者、12萬餘傷者的損失,以及超過40,000人的傷亡,這場會戰結果讓連續幾天後終止並導致兩邊形成對峙狀態結束掉了所有快捷征服巴黎以及實現「計畫」的可能性。這就是著名的事迹——馬恩河會戰粉碎了一切关于快速征服法国以及實現全面的“歴の完璧な‘スリーフェン計画'” 的希望,並因此彻底失败。此事发生之后,不久之后毛奇因敗北而被罢黜于职位上的九月十四号。“完美无缺”的“SCHLIEFFEN计画”彻底破产结束。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