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卷268揭秘社会电子干扰大骗局的世界历史纪录片全集概括

1944年6月5日至6日,盟军精心策划了震惊世界的诺曼底登陆行动。为了掩护这一关键战役,英国海军发起了一场电子干扰大骗局。在这次操作中,英国海军利用18艘小型舰船,以每小时7海里的速度向勒阿弗尔北面的安梯福角航行,并且在每艘船后面拖着几架低空飞行的气球,这一做法旨在模拟大量舰队回波以欺骗德国人的雷达系统。

此外,还有12架飞机被动用来每隔1分钟撒下铝箔薄片,使得敌人误认为有一支庞大的护航舰队正在向法国前进。同时,在波洛涅方向也进行了类似的活动。此举不仅成功地掩盖了盟军真正登陆区域的活动,而且还阻止了德国对登陆舰队进行侦察。

在盟军真正登陆地区,也实施了大规模的干扰雷达活动。24架盟军飞机沿着敌方占领的长达50英里的海岸线,在距地面1.8万英尺高空盘旋飞行,不断干扰敌人设在瑟堡半岛上的雷达站。这一网络式干扰不仅保护了盟军轰炸机的攻击,而且也阻碍了敌方对大批登陆舰队的侦察。

这一系列蒙蔽战术运用得十分出色,导致德国人深信勒阿弗尔和波洛涅是受威胁最大的地区,从而集中各种火力和探照灯保卫这些地区。当德国人发现真实情况时,他们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大骗局,但已经太晚。这个设计巧妙的大骗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子干扰战的一部分,而这种电子战争几乎持续到了战争结束。这场电子冲突与反冲突一直持续到1945年的春天说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先发明并使用电波干扰方法的是德国人。

早在1942年2月,两艘英国潜艇“夏霍斯特”号和“埃根王子”号试图通过南部海岸线驶入英吉利海峡时,被英国雷达专家发现,并成功地将其作为实验对象。而英国人的反应则是建立自己的电波强大的发射站,以干扰并破坏德国人的警报雷达以及他们的地对空无线电话通讯。此举迫使德国不得不不断改进或更换其通信设备,而英国则发展出一种可以装载于轰炸机上、称为“鬼怪声音”的装置,用以模仿敌方控制台的声音,并提供错误信息或指令给对方夜间战斗机驾驶员。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互相之间的心理游戏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由于严重缺乏有效防御措施,甚至连20种不同的频率都无法保证命令能够准确传递给夜间战斗机;另一方面,对抗这一挑战的人们不断开发新的技术,比如使用铝箔薄片迷惑德国雷达操纵者,以及投放这些薄片形成虚假回波以掩盖实际目标位置等手段。

最后,在1943年10月22-23日的一次轰炸行动中,当英国空軍對於卡塞爾進行猛烈攻擊時,他們發現事情有些不對頭。他們的地面控制中心告知夜間戰鬥機飛行員,“要警惕另種假冒聲音”,“別被敵人引導錯誤”。這場行動證明了一個事實:電子戰已經成為決定勝負的一个重要因素,並將繼續影響未來戰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