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十个诸侯国以其强大闻名,人们常因他们的奋发图强与励精图治而铭记。然而,这些国家也因为控制力下降而分崩离析。晋国自东周开始一直强盛,但经历三家分晋后便消失了,而三家分晋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晋武公时期。
在骊姬之乱之后,晋国长时间处于“无公族”的状态,再加上赵盾的干预,使得公室力量基本丧失,对异姓卿大夫等实则无法控制,没有约束力。在此之前,六家(赵、韩、魏、范、智、中行)实际掌控着国家。智氏想要壮大公室力量,便向其他家族索求土地,然而赵氏拒绝,最终爆发了著名战役——晋阳之战。
原本智家的志在必得,却不料魏和韩两家族对智家的力量感到威胁,害怕被吞并,就联合起来灭掉了智家,并瓜分了其领土。在没有智家的约束下,加上公室力量本就虚弱,赵韩魏三家更加肆虐,最终击败了晋国及援军,将其瓜分开来。
这里不得不提及周朝,此时周对于诸侯的影响力显然衰退,当赵韩魏请求周册封时,只能顺从地给予他们封号,从而开启了战国七雄时代。
这样的结局让人感慨,不禁回想起那些有关历史的故事,或许可以说是从早已传下的历史中产生。这段历史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不同,却又同样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