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8年8月的日本本州岛中部,富山县一片荒凉景象。老人和孩子们面色苍白,无精打采;女人们日夜辛劳摘野菜以充饥,但野菜越来越少。男人们远赴北海道渔场,却收获微薄,无法回家供养家人。而米价却暴涨至每升三角八分,许多家庭断炊。
这次“米骚动”的爆发,是由于日本迅速向工业社会转变时农业落后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需求,而政府征调大米供军事用途,加剧了粮食短缺。民众愤怒已久,最终在西水桥村300多名渔妇的领头下,一起要求降价出售大米,被警方镇压。在东水桥村,800多名妇女也爆发了抢米事件,这些行动很快蔓延到全国各地。
从8月11日开始,大阪市民与工人暴力捣毁或抢光250多家米店;次日,在神户数万市民聚集,将几家主要的米商店摧毁。此外,在名古屋,有人呼喊“寺内内阁”的口号,并试图破坏财富集中地区。在首都东京,即使有戒备加强,也仍有数万市民参与抗议,“米骚动”最终波及四分之三的人口区,超过1000万人参加。这场运动迫使当权者看到了人民力量,最终导致政府更迭,以解决粮食问题为由,对奸商进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