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探秘:文莱从庞大帝国到东南亚小国的自然演变
在东南亚破碎的岛屿生态链中,有一个略显“精致”的小国——文莱。这个小国位于加里曼丹岛的西北部,人口不过百万,国土面积仅有5765平方公里。不仅如此,这个可怜的小国还被马来西亚一分为二。
然而,在14世纪至16世纪时,古文莱却曾借助华人的帮助,统治着整个加里曼丹岛及菲律宾中南部,建立起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庞大帝国。文莱所在的加里曼丹岛,现在被三个国家瓜分,而文莱是三国中最小的,也是岛外再无其他领土的国家。那么,文莱是如何衰败至此?曾经的“文莱帝国”为何会从一个庞然大物沦落成袖珍小国呢?
帝国崛起
在封建时代,当地雨林物产丰盛,加里曼丹岛北部形成了一个由马来人为主体的酋长制国家。这座国家被中国史家称为“渤泥”,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在公元502年和616年,都有渤泥王及其王子亲自前往中国拜见皇帝。
然而,对于那时的情况来说,加里曼丹群岛可谓强敌环伺。在公元9世纪至14世纪期间,由于苏门答腊、室利佛逝和满者伯夷等势力不断侵占统治,加里曼丹群岛上诸多独立政权相继陷入其控制之下,只能沦为附属状态。
到了13世纪末期,与印度和西亚商人的交流促进了当地文化与宗教信仰之间互动。当时,以马六甲作为贸易枢纽的地位迅速崛起,并成为东南亚霸主,但对弱小政权如文莱造成威胁。而随着贸易中心位置逐渐稳固,大量商人逃离内乱中的马六甲,最终选择进入同样处于重要贸易节点位置上的文莱。这些商人的财富与航线带来了新生,为本已穆斯林化的大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尽管迎来新生,但面临危险的是来自菲律宾中南部苏禄王朝觊觎的地理优势。为了求存,不得不不断退让以求自保。但幸运的是,从海洋对岸漂洋而来的明朝军官黄森屏带领追随者,一路漂洋过海,却在加里曼丹岛东部的一条入海河口登陆发生船难。
稍作休整,他们就地发展,因为掌握更先进农耕和锻造技术,这支华人队伍很快就发展成为加里曼旦岛东部的一股强大力量。
出于祖辈间友好以及自身考虑,黄森屏联姻结盟希望能共同抗击苏禄。
盟誓之后,他们取得优势,而靠着黄森屏出身,这个新生的文萧获得明朝认可支持。
自此,小国依赖华人的帮助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彻底占据整个加里的,以及将势力范围扩张至菲律宾中南部分。此时,全盛期的小国已经是一个盘踞在核心地域的大物。
殖民瓜分
但这份“盛气凌人”的景象并未持续久远,将迎接远方贪婪豺狼们。在15到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是欧洲殖民者的疯狂时代。在这一段时间内,将控制东西方走廊的地位的人,如葡萄牙殖民者攻破马六甲城后,便开始直接征服或干预各个独立政权。而对于葡萄牙较弱的一个策略,则是在廉价收购香料,同时收取高额过路费,以经济利益代替直接征服。这段时光,对于试图保持独立立场的小规模政治实体而言,还算比较好的日子。
但是,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一方面,从菲律宾发出的西班牙殖民者攻打他们;另一方面,从荷兰发出的荷兰殖民者也试图介入争夺香料资源。这看似温和开场背后的真实意图,其实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候展现其力量,即使这样的开端看似温柔,它其实是一种掠夺性的行为,无论是否意识到的都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改变了历史走向,其中包括英国这支新的强手加入游戏,并开始寻找自己的机会。
19世纪初,由于内部矛盾严重,再次失去了对砂拉越州(主要由以马来人为主体半独立部落管理)的掌控力。这引发了叛乱活动,因为当地发现锑矿资源后税收比例上升引发不满。不过,在哈米德·哈桑平定叛乱过程中,他认识到单凭本土力量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向英方寻求援助。他代表英方探险家的詹姆斯·布鲁克成了他的救星。但他没想到,此举将会导致他自己覆灭,并且最终导致一切荣耀只留给英国,而非自己或任何其他地方民族得到恢复原有的土地或者尊严,只能接受这样一种命运降临头顶: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失去最后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被迫承认布鲁克省都的地位可以永久性质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