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上下则礼仪乃所错。”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 天 之道也”,“诚”即是 “ 天 道”,只要能够扩展这种德性的真实存在,就会达到整个宇宙的一致,包括人类本身及自然界。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 “ 天 人 合 一”的思想: “ 尽其心者,知其 性 也;知其 性 则 知 天 矣”。(《孟子・ 尽心》) “ 性 ” 即人的固有的仁义礼智,与 “ 心 ” 相连根植于其中,只要极力以善良的心去思考和行事,便可认识自己的本质,以及理解宇宙间最高善好法规。
先秦道家的观点同样强调了 “ 天 人 合 一”。道家的概念中的道(道路),如同儒家的概念中的理(理),都是宇宙根本,都不过是世界的一种形式,但道家更加强调的是如何使人们回到自然状态,以保持平衡。这一点被老子的言辞表达得很清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将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并且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我法地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庄子的哲学更进一步,从道出发,他认为一切都是相似的东西,“我只跟着大自然来,我就是它,它就是我。”
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发展了先秦时代关于 " 天 人 合 一" 的思想,并将其应用于政治生活。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命题,即 " 亲王不亲民" 的理论,这意味着皇帝应该象征着国家与人民之间最终的一致。在他的看法里,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他们都应追求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人类普遍价值,这个价值系统被称为 " 王"。
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如程朱学派这样的理学家们,他们把这种观点推向更高层次。他们认为,在一个完全没有区别的地方,没有任何真正不同的东西,只有一种单独存在的事实,那就是真正存在的事实或者我们内心深处那份纯粹无瑕的心灵,这个心灵既包含所有事情,也包容了所有其他事务。
最后,在王守仁的心学体系中,我们看到一种完全不同但又相同的声音,他把这种声音称作良知或吾心。他说过,“我的内心深处充满了那种永恒不变的事实,那是一切生命起源的地方,不管你是在山林还是城市,或是在过去还是未来的地方,你总会找到那个原初的事情”。
这些思想家们都试图通过描述人类内部某些不可分割部分来解释人类如何连接到外部世界,同时也解释外部世界如何反过来影响我们内部的情感反应。他们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通过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以及我们对其他生物是否具有共同感觉—来建立这样一个联系。
因此,可以看出,由古代智者提出的 " 人 与 宇宙 之 间 联 系" 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核心议题,它涉及到了几个方面:从宗教信仰角度,从科学研究角度,从哲学思考角度等等。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考虑,每个人都渴望了解自己对于这个宏大的宇宙环境中的位置,以及怎样才能保持自身精神上的平衡同时也促进社会整体繁荣稳定。这正是我国悠久文明中所共鸣的一个主题——那就是追求完美的一致状态,无论是在心理层面上还是在社会结构层面上。
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想法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一套复杂而丰富多彩的大师级作品,其中包括儒家经典、中医药理论、大乘佛教诠释等等,每种传媒都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回答这场永恒的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一个人都是宇宙的一个小部分,而每个小部分又构成了整个大器,所以每个人都拥有实现自我潜力的能力,因为他/她/它们也是整个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当今时代的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评价时,我们必须认真考量它提供给我们的宝贵见解——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视野——因为这些见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为未来指引方向。如果正确处理起来,它将能够帮助解决许多现代问题,比如环境保护、私营企业责任感提高、国际合作增进等等。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问题,其答案可能藏于历史长河中,但需要现代智慧去寻找并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完美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