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各自为战智慧与勇气交织成辉煌篇章

在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中,“各自为战”这一成语经常被误解。它原指的是独立行军作战,而非现代理解中的单独行动。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然而,这个成语已经固定了其特定的含义,但这含义与其出处往往存在很大差距,我们担心有人仅凭成语的意思去阅读古代作品。

现在,“各自为战”的意思是每个人都独立行动或处理事务,而它原本的意义完全不同。这一表述和“背水一战”一样,都源于同一个故事。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带领几万不听指挥的士兵远征赵国,而赵国有二十多万名士兵,据守着险要之地井陉,以逸待劳。当战斗开始时,韩信说如果灭掉赵军就吃饭,将一万人排成阵势靠水。赵军看到这种阵势,不禁哈哈大笑。但最终结果却是韩信大胜,赵军大败。

在后来的总结中,有人问韩信:“根据兵法,上将应该让士兵面对山陵和水泽,这次您却让我们面向水布阵,还说‘灭了赵军后再吃饭’当时大家都不服,可最后我们竟然赢了,这是什么策略?”

韓信回答說:“這就是按照《孟子》的話來講:‘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我不是平常那样严格管理士官员,這就是所謂‘趕市人而戰之’,那種勢力是不讓他們處於死亡境地,使得每個人都為自己生存而戰。我現在給他們的是生機勃勃的地帶,他們都逃走,我還能再用他们嗎?”

众将全都服从了。这里面的“人人自为战”,并没有像现代理解中的单独行动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在说,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努力奋斗。

此外,在三国时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录道,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的秋季,当袁尚回救邺城时,大多数将领认为这是撤退,是“人人自为战”,不如避免这种情况。而这样的误解正说明,“各自为战”的原始含义已被人们忘失,只剩下错误的理解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