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应用与影响中国之最知识大全

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上下则礼仪有人所错。” 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只要能够扩展这种德性的真实存在,就会达到德性的普遍价值,也就是达到了个人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一致。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尽其心者,知其 性也;知其 性,则知 天矣。”(《孟子・尧己》) “然後內省不仁,以為愚.”(《孟子・盈越》) “仁者爱人人也,以亲爱故乐于见而惧于离.”(《孟子・梁惠王下》) "圣贤居易而乐'.' " 使民日食,不待徭役." ( 《 孟 子 ・ 尧 夫 上 》 )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长.”(《孟子·梁惠王上》)

先秦道家的ldquo;道rdquo;同样视为宇宙本原,只不过更重视的是人们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理解。老子的ldquo;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 物负阴而抱阳,将气以为 和rdquo;。(《老 子 第四十二章)。 ldquo; 人法 地 地 法 天 天 法 道 道 法 自然 rdquo;。(《老 子 第二十五章)。

西汉武帝时期,由于需要加强国家统治力并改革朝政制度,对应着发展前人的ldquo;合而为 一rdquo;观念,使得ldquo;合而为 一rdquo;?#20309;

董仲舒倡导 ldqo;"感应" 和 ldqo;" 合 而 为 一 rdqo;"理论 的目的又是在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并维护帝国政治稳定。他特别强调大一統,这种概念要依靠国王来实现。他解释过 ldquod 王 rdquO 字时说:古 之造文者 三画 而连其中谓 之 王。而连其中者 通 其 道 也 取 天 地 与 人 之 中 以 为 贯 而 参 通 之 非 王 者 孰 能 当 是(rdqu o_;春秋繁露·王道通三_)。

宋明理学使儒家学说的哲理化更加深入。在这段期间,不仅把个人的精神实质看作宇宙本源,而且把这个精神实质作为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心灵领域去思考。这一点在程朱学派及陆王学派都得到充分体现。在程朱学派中,“理”被看作宇宙本原,而陆王学则认为良知即是宇宙本原。这两种不同立场虽然各自独立,但都试图通过一个共同点——某种形式的心灵领域——来连接所有事务,从个人到社会,从社会到自然,从自然到整个宇宙。

最后,在宋明理学中尤其是在陆九渊及其门弟子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整全观,即将一切事象包括个人内心生活在一个单元系统中的概念,被推广到了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全系统的一部分,每个事件都是这个系统的一个方面或表现,而这个系统自身又包含了所有其他系统。此外,这个整全系统还必须符合某些基本规律,如公正、善良等,这些规律被称作“理”。

总结来说,无论是早期或后来的儒家思想,它们都试图通过一种方式或者另一种方式,将人类活动置于一个更大的背景里,即我们称做“秩序”的东西。在这里,“秩序”可能是一种神秘力量,一种普遍存在、一切事务背后的逻辑结构,或许是一切生命活动必需遵循的一般准则。如果我们用今天的话来说,那么这些早期智慧者的努力其实是在构建一种跨越时间层面的知识体系,他们试图理解人类处在哪片土地,以及如何确保自己的行为既符合自己内部的声音,又不会破坏外部环境,这样的思考对于现代问题如可持续发展、高效利用资源以及促进全球合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