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的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上下则礼仪可错。” 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的者,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者,可以与天地参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只要能够扩展出这种德性的,那么就可以达到整个宇宙、大自然乃至整个社会的一致。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心学思想:知道自己的本质就是知道大自然。”
先秦道家同样主张“心学”。老子的道教认为世界是由一个无形而永恒的事实——道所创造出来。这一点通过老子的哲学得到了表达,他写道:“生于虚无,死于污泥。”
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先秦以来的心学观点,使它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提出了"三纲五常"来规范社会秩序,这些都是基于他对于人的本质——仁义礼智——及其对宇宙的大理(或称为良知)的认识。
宋明理学使儒家的思想更加系统化。在程朱理学中,“王公亲民,以身作则”,这意味着君主应该像父亲一样关爱人民,而不是作为超越人类范畴的一个抽象存在来看待自己。在陆王理学中,“吾心即宇宙”,每个人的内心都包含着宇宙的大法,这种理解又将个人融入到更广泛的心灵层面上,从而形成一种普遍的一致感。
最后,我们看到王守仁的心学体系,它不仅强调了个人内在自我认知,而且还试图建立起一个跨越时间空间界限的人类共同意识。他认为,无论古今远近,不管你是否富贵贫贱,都有一种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良知。他的理论最终旨在消除一切差异,让所有生命之间都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