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河,美国的生命线,被誉为“众河之父”,其宽阔深邃,航道优良。内战期间,南部邦联利用此路运输了大量兵力与军需,使其成为南方军队的命脉。1863年秋天,北方军队控制了孟菲斯以北及密西西比河两岸广大地区,而孟斐斯以南仍在南方军手中。
双方各自修筑重要堡垒——维克斯堡和哈得孙堡。在这两个堡垒之间,一条狭长的峭壁紧邻着东岸流淌的密西西比河。这片峭壁上由坚固工事与大炮构成,与水面形成险峻对立,为防守者提供绝佳的地理优势。
冬日寒风凛冽之际,格兰特率领八万名士兵计划先攻占维克斯堡,以断绝南北连接线,将敌人分割开来。维克斯堡一城高出水面二百英尺,由约翰·彭伯顿将军所据守,其右侧是亚祖河谷地带,那里丛林繁茂、积水深远,无数回流与沼泽地阻碍前行。
起初,格兰特试图从右侧穿越丛林和沼泽包围,但因无法有效移动而放弃。此后,他转向左侧,即干燥平坦区域,并决定沿密西西比河东岸进发,然后绕到背后袭击要塞。
格兰特策划了一项冒险计划:派遣格里尔森上校率领一万名士兵穿越六百英里的腹地破坏交通设施,同时薛尔曼部队从田纳西省边界向南推进吸引彭伯顿注意力。而主力则沿密西西比河东岸下行,在格兰德湾附近找到一个渡口点。
夜幕降临于1863年4月16日,当舰队悄无声息顺流而下时,只有当要塞哨兵发现这一举动才被迫发出警报。大炮齐射如雨般落下,而舰队勇敢冲破火力的重围,一艘运输船遭损毁余舰安然无恙。随后的战斗中,不仅没有后援的大胆行动,更是展现了智谋与勇气,最终切断了供给线并迫使敌人投降,最终导致俘虏二十九千余名敌人,是战争史上的最大一次捕捉行动之一。
短时间内哈得逊堡也投降,此举不仅切断了叛乱势力的联系,还打开了通往新奥尔良的道路,全程航行未遇抵抗,加速结束内战局势对北方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