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的南宋遗憾皇陵被掘尸骨遍布山沟惨状反复映照史册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南宋的六位皇帝及其赵氏后裔的陵墓被无情地挖掘,一片尸骨遍布山沟的惨状反复映照着史册。这些皇帝尽管身处高位,但大多数生活得不幸,面对强敌入侵,他们只能割地赔款,无力回击。朝廷内部则是权臣们操控的政治斗争场所,其中一些权臣甚至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南宋王朝与其赵氏皇族遭遇了悲惨结局——国破家亡、投海自尽。

人们常说南宋软弱无能,但事实上,这些皇帝都有雄心壮志,都想振兴国家,都想恢复大宋的威严和气派,他们并没有丧失国家观念和民族气节。在组织北伐战争方面,他们确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军事上的落后,最终一再失败。

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军事上的弱点,当金国和蒙古骑兵如同草原风暴般冲来时,以步兵为主的南宋军队很快就崩溃了。这次挫折加深了他们的心理打击,使他们无法摆脱失败与侮辱。这些皇帝死后,也无法得到合适的地方安葬,只能埋葬在浙江绍兴市郊的一片荒凉之地。

绍兴市郊,有一个名叫泰宁寺的地方,是陆佃功德院,它被选作永佑陵、永思陵、永阜陵、永崇陵、永茂陵以及永穆陵等七座墓穴中的地点之一。但相比北宋巩义县那样的宏伟,这些墓穴显得简陋且草率,不仅没有高崇的地台,也没有神道石像生,因此称为“攒宫”。

元末开始,西域僧人杨琏真伽开始对这些建筑进行疯狂盗掘,他不仅盗走大量金银财宝,还将尸体拖出树上倒挂,并将头颅拧断作为战利品炫耀。他还将诸多骨骸混杂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中筑塔十三丈,以压制江南士人的反抗意志。这一劫难震动了朝野,让民间怨声四起。

明初朱元璋下令修复这些遗迹,并试图从西域赎回逝世后的首级重新安葬。而到了清朝,又有人对此进行盗掘。在抗战期间,汪伪政权官兵也参与了一次集体盗掘,对此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今,只剩下稀疏古松树凭证着昔日帝国威严,以及南宋皇家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