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的智者——张良
在秦末汉初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张良以其过人的谋略和智慧成为了刘邦最重要的谋士。他的祖先五代相韩,但在秦灭韩后,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在博浪沙与秦始皇对峙,最终未能射中。逃亡至下邳,他遇到了黄石公,从他那里得到了《太公兵法》,这为他以后策划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楚汉战争中,张良提出了许多关键性的策略,如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等,以重用韩信等人。他还主张追击项羽,将楚军歼灭,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打下坚实基础。正是因为这些卓越的战略规划和深厚的人物魅力,人们将他誉为“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的英雄。
当西汉初年天下的局势已定,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时,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和王陵认为,是因为刘邦能够任用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并给予他们官爵,所以才能够成就伟业。而项羽恰恰相反,有才能的人却被忽视,不被赏识,这也是他的败因。但是汉高祖更看重的是能用、善用人才。他赞扬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这句话传达了一个简单而明确的事实:在军事指挥上,其它人都无法比拟于张良,因为他既擅长使用计谋,也擅长调动部队。
从此,“运筹帷幄”这个词汇便成了形容善于策划战争和指挥战斗的一个典故,它代表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心思,用脑子的能力,以及对于成功所需各种复杂因素的把握。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运筹帷幄”,既可以理解为坐在军营中的将领制定全面计划,也可以泛指那些掌控国家大计的人们,他们总是在幕后的阴影里做出影响世界命运的一系列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