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古德里安,于1888年6月17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陆军军官。在13岁时,我进入了军官学校,并在190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轻步兵营担任见习官,这个营的营长正是我的父亲。在1913年的10月,我与汉罗福省驻防期间相识的玛加丽特哥尔尼小姐结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在骑兵部队中担任指挥官和参谋。我深受青年时代所养成的创造性想象力的影响,不满足于现有的战术、技术和兵器。通过发表文章并参与战术演习和兵棋推演,我逐渐获得了名气。在1931年,我成为摩托化部队总监部的参谋长,而在1934年的7月,当希特勒组建装甲部队时,他选择了我作为装甲兵总监。
此职位为我提供了将自己的战略思想付诸实践的机会。我系统地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英国人利德尔·哈特和富勒的理论,这些都激发了一种以机械化部队为主体,各军种密切协同作战思想。希特勒信奉“闪击”理论,也使这套思想得到了他的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装甲兵得到了迅速发展。希特勒不仅优先满足装甲兵发展需要,而且亲临现场观察新坦克试验。当他第一次看到坦克群进攻演习时,他兴奋地表示:“这正是我想要的东西!”1935年3月,当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后,我们迅速扩编装甲旅为三个装甲师,每个师有561辆坦克,其中我当上了一个师长之一。
我的过人之处就是对未来战争形势的一贯预见。我设计了一种集群高速进攻方式。而且,在《注意——装甲兵》一书中,我阐述了自己未来战争中运用的坦克战术。此外,在1939年的波兰侵袭中,以及随后的西线战斗中,都展现出了我的领导才能以及提倡“闪击”理论带来的巨大胜利。
然而,最终1941年6月28日,我们发动对苏联的大规模攻击,但由于冬季寒冷、苏联抵抗强硬以及目标分散等原因,最终未能取得莫斯科。这次失败导致我被撤职。但一年多之后,在1943年的2月,由于斯大林格勒惨败事件后再次被重用,让我负责德国所有机械化单位的事务。此后,又投入生产两款著名坦克:虎式和豹式坦克。但最终1945年3底遭到免职,再次被降级至预备役状态直至战争结束,并最终因谋杀希特勒事件无关而被俘虏并释放。在1954年病逝前,一直保持其作为一代伟大的军事指挥者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