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孝武帝初年,由于前秦的威胁,朝廷颁布诏书寻求能征善战的将领来镇守北方。谢玄因其才能被任命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并受命监管江北诸军事和广陵相。他的领导下,徐(治京口)和兖(治广陵)地区的人们纷纷响应入伍,因为这些地方聚集了许多来自北方的侨民,他们多是勇猛有战斗经验。
谢玄委托刘牢之担任参军,他常率领精锐部队作为前锋,在无数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他在太元四年加上了徐州刺史一职,也就是说他负责镇守京口地区。这片区域因此得名“北府”,而这支由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也就称为“北府兵”。
在淝水之战中,刘牢之与其他将领共同指挥北府兵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后,他们继续向前推进,最终收复了一些失地。在安帝隆安元年的第一年,王恭试图起兵反叛,但最终失败了;第二年,他再次举兵,但这次却遭到了司马刘牢之及其部下的反击。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支曾经强大的军队逐渐分裂,一部分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而另一部分则参与到更多内乱中。最终,只有刘裕成为了唯一一个能够巩固自己的权力的东晋统治者,而非原来意义上的北府兵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