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农业时期,人类通过狩猎逐渐驯化了几种重要的畜禽,并经过长时间的改良和培育,使它们成为今天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这些野生祖先主要分布在西亚、中亚、印度以及中国等地。据研究,11000多年前,人类首次对狗进行驯化,而美洲则是在14000~9000年间开始驯化狗的;英国约克夏犬是在7500年前被驯化,丹麦则是6800年前;中国大约在6000年前对狗进行了驯化。
家猪是从生活在山林、草原和沼泽地区的野猪中被驯化而来的。其中,以中国最早进行养猪,其次是西亚地区(距今6 000年)。到了公元前2000年的那一刻,养猪已经传播到了整个西亚及印度和东南亚各国。
羊包括山羊和绵羊两种。羊的起源最早出现在西亚地区,其中巴勒斯坦的杰里科地区,在公元前8500年就已开始 驯养山羊;而北部的里海沿岸区域,在公元前6000年的某个时候也开始了这项工作。在公元前的3000年代末到400年代初之间,这些动物已经遍布于整个西亚区。而绵羊可能比山羊晚一些被发现并驯服,最早也是出现在同一片土地上。
牛是由野生的乌鲁斯牛被驯化出来的大型牲畜。大约在5 000~6 000年之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即现代伊拉克)便有关于牛隙最初征服记录。而水牛,则是在印度或美索不达米亞地區南部,被当作工作工具使用的一种动物。
马作为一种家畜,它们相较于其他家畜来说更晚才被人工繁殖。在考古学上的证据显示,大概在公元前的3000年代中叶的时候,一些中亞草原地區的人类開始對馬進行訓練並將其用於運輸物資。在此之后,這種動物傳入土耳其,並最終抵達了中東地區。希腊人們於公元前的2000年代時利用马来做為运输工具,而埃及文明則有關於馬駕馭記錄,最遠可追溯至大約1600年的歷史時間點。
骡子来源于非洲野生骡子,其分布範圍比任何非洲马科更偏北,从索马里的努比亞延伸到撒哈拉高地和阿特拉斯山脉。这群生物之所以首先遭到训练,是因为它們居住的地理位置使他們成為交通线路上的重要角色。此外,不仅努比亞变种,也有人将其他变种归为己有的。大约就在我们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的最后几个世纪期间,即大約4004-4002BC时段内,这些动物经由埃及传入整个近东地域區域。
鸡是一只来自野生的原鸡,由亚洲最早得到培育。当时人们以中國为例,将鸟类捕捉并试图改变他们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当这种方法成功后,便形成了一群能够繁衍後代并且能与自然界中的雏形竞争的地方性品種。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這樣一個事實:鳥類經過長時間的人工選擇與管理後,可以從自然環境中的雏形轉變成農業社會所需的一種食物來源。但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并且还需要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才能让这些鸟儿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果说没有这种持续不断的人力投入,那么这样的进程可能会由于缺乏足够数量的情況而无法继续下去。这一点对于了解历史上如何通過複雜過程來養殖動物非常重要,因为它揭示了一個基本的事实: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切,都建立基於过去幾十万甚至几百万年的努力累积下來的心智活动与身体劳动。
火鸡學名為吐绶鸡,是一個奇怪但又具有文化意义的事情發生——它們就是墨西哥瓦哈卡谷地500亿歲以前就已經存在,並且隨著時間發展演變成現在我們所認識到的火鸡品種,比如你見到的那些栗色羽毛、细小爪子的家庭宠物或者商业生产用的火鸡,這一切都始於當時那些古老時代的人類對待這些生物的手法與態度,以及隨著時間久远,他們最終將這些動物培育成了今日我們所熟悉的一系列不同品種,從肉質鮮嫩、味道好吃的小巧體型機制引導進一步開發,但無論怎麼看,這一切都是基于當初那位原始農民對待生命與世界觀念影響下的產物之一部分,所以說每一次嘗試去理解或分析現今世界,就不能忘記去探尋回溌尋根究底,它們是否真的如此簡單?還是背後隐藏着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事实?
鸽子則據信最早可能是在阿拉伯地區獲得訓練起步。一旦此技術得以掌握,它很快傳遍了整個近東地區,有关鸽子的雕像可以追溯至3107BC左右。一千多岁之后,即2603BC左右的时候,一场关于鸽子的盛行也迅速扩散开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在哪个地方,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只要有机会的话,每个人都会尝试把自己的鸽子训练起来,让它们飞翔,或许带走消息,或许只是为了欣赏它们优雅的姿态。但无论何种原因,只要这一技术得以保持发展,就意味着有一批农民,他们正在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增加自己家庭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自己与他人的联系频率,这样做简单吗?绝对不是!因为这是一个涉及知识转移、技能学习以及社会互动的一个复杂过程,但是正如我们的故事展现给你的那样,这是一个值得记忆和深思的问题,因为它反映出了所有我们今天享受生活带来的许多奢侈商品背后的故事——即使简单看似不过分,但是实际上却包含着无数个人权利主张与价值观念冲突,与历史人物一起共存过无数风雨挑战。而他们坚持下来,为的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这点微小变化,对于当时那个时代来说,却是一件极大的冒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