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百度云中的世界历史100集,犹如一扇窗,让我们窥见古今的辉煌。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到商代文明的繁荣,从龙山文化到齐家文化,再到良渚文化,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宝贵的遗迹和智慧。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指出,对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世界文化史关于中国方面记载仍是一片白纸,我们应该自己起来填满这半部世界文化史上的空白。李济先生则在《中国文明的开始》等著作中提出,讨论早期中国历史应自新石器时始,他认为所有伟大文明都是于文化接触的结果。
考古学家们不断挖掘、发现,使得我们对龙山文化有了更深入了解。在梁思永先生回顾龙山文化发现过程及重要事件年表后,我们知道这一时期存在地域差异,可以区分为三个区域。通过地层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与金属工业接触,并且部分陶器显示模仿铜器成分。
李济先生在《我国奴隶制国家形成前夕的社会经济形态》中提出了父系氏族社会在冶铜术、精磨和镂刻技术及制陶等工艺技术方面较母系氏族社会有显著提高。他还分析了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如何由农业工具进步、畜牧业繁盛以及物质生活富裕,最终形成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张光直教授则在《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探讨》一文中指出,由于环境相互影响,产生了一种具有特色的本地产物——中华民族自己的独特性。而河南龙山文化是商文明最强盛国家之一,其卜辞资料对于理解商代社情至关重要。
最后,在李学勤教授所著《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的文章里,他提出了重新评估中國古代社會與歷史時段,並對過去對於中國歷史發展程度的一些偏低評價進行修正。他認為,以往我們對於中國早期歷史發展時間線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並且考古學發現顯示青銅器、高度城市化與文字系統已經從事先商周時期開始就展現出了高度複雜性,這使我們更加好奇於這個悠久而神秘的大陸上每一個時代背後所隐藏的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