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少年登基,面临内忧外患,却一心沉迷于做木匠活,像什么“沉香假山”、“灯屏”之类,做的都非常精巧,令人啧啧称奇,被后人起了个外号——“木匠皇帝”。
这位性格独特的皇帝,就是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因为这个与帝王身份不太符合的爱好,加上他忙于做木匠活,不怎么理会朝政,朱由校在后人眼中的形象逐渐成了个不识字的文盲,如《明朝那些事儿》中就写道:“如果说皇帝陛下(朱由校)的文化程度和魏公公差不多,似乎很残酷,但却是事实,天启之所以成长为准文盲(认字不多),归根结底,还是万历惹的祸。”而万历年间,大臣亓诗教也曾上疏说:“皇长孙(朱由校)十有五岁矣,亦竟不使授一书、识一字。”
朱由校真的不识字吗?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明熹宗实录》的开篇,就记载说,大学士刘一燝夸赞朱由校批阅奏章时的书法“体势端严,笔法遒劲”,并对朱由校表达了自己的祝贺之情。朱由校听了这番夸赞,却也并不骄傲,反而回答道:“天寒作字较少,未能工也。俟春和时亲笔砚,尚有进益。”(现在天气寒冷,写字比较少,还写得不算好,等春天到了,我写的肯定更好些)
这个大学士刘一燝,是东林党中的重要人物,饱学之士,他亲眼见到朱由校亲自批阅奏章,且书法水平不错,这样的朱由校,怎么可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呢?
太监刘若愚,在崇祯年间所写的《酌中志》也曾记录道:“先帝(朱由校)生性虽不好读书,然能留心大体……其寻常宸翰详谨,然不好草书,或未暇学也。”所谓“宸翰”,就是指皇帝的书法,看来,朱由校的楷书写的应当不错,只不过不善于草书罢了,不过无论如何,他和“半文盲”实在是搭不上边的。要知道,朱由校的弟弟崇祯皇帝朱由检,便是以书法水平高而闻名,天启皇帝朱由校与崇祯年龄差距不大,成长环境也类似,怎么可能一个是书法高手,另一个就是文盲呢?
无独有偶,明朝被传出“文盲”谣言的,还不止天启皇帝一个。他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竟然被大臣在奏疏中吐槽“不学”。万历四十五年,礼部就上疏说:“……清明之朝,有三十六岁不学之皇太子,皇上何以谢人言!”这个三十六岁的皇太子,就是指朱常洛。
对于这一指控,朱常洛的父亲万历皇帝表示委屈,想当年大臣们刚说太子殿下不读书,他就回复说“且令内侍授书诵读矣!”不过内侍(太监)教书,大概教学水平并不怎么样,最后拖了许久,朱常洛十三岁的时候,才获得正式出阁读书的机会。
据天启年间内阁大学士朱国祯的回忆,朱常洛读书的时候,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岐嶷不凡”),他对于大臣所讲的内容,能够“化词臣之句而隐括之”,加入自己的理解,并且“更觉明切”,悟性相当可以,所以,说朱常洛“不学”,也并不靠谱。
另一个据说是“文盲”的,则是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张显清《明代史》中就说:“朱厚照读书很晚,八岁才出阁就学,但没有真正读过什么书。……朱厚照十五岁登上帝位时,识字仍很有限。”大臣马文升亦曾在奏疏中,表达了对朱厚照“不学”的担忧。
可事实上,朱厚照兴趣广泛,爱好甚多,他学梵文,学“胡语”,学的“无不通晓”,甚至召见了一个葡萄牙语翻译,“时学其语以为乐”。很难想象,对各种外语都这么感兴趣的明武宗,竟然会不认得本国文字。朱厚照在驾幸大臣杨一清的宅邸时,还曾写下几首诗赐给杨一清,在此摘录两首:
其一
车驾亲临茂社堂,玺书高挂耀龙章。
升平宴罢明良会,盛事流传万载香。
其二
欢饮醺醺出相门,劳卿再四劝金尊。
南征已定旋师旅,去暴除残第一人。
应该说,这些诗写的相当一般,文辞粗糙,不加藻饰,一望便知是原汁原味的武宗皇帝亲笔。但无论如何,总归比打油诗的水平要高一点。这种诗并不是一个“识字有限”的人能写出来的。朱厚照的文化素养确实一般,但要是说他连最基本的文化水平都没有,那简直是无稽之谈了。
那么,大臣们为什么会说这三位皇帝“不学”呢?我想,也许,他们为了引起皇帝对太子学习的重视,特意夸大其词、夸张了事情的严重程度;又或者,在这些饱读诗书之人看来,皇帝们的这点文化水平,这些“杂学旁收”的业余爱好,和“不识字”也没啥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