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舰队编制、官制等级以及军衔大小:甲午战争中的海军故事
在研究甲午战争中的人物时,我们不得不提到他们的官职和军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他们进行客观的评价。了解北洋舰队的编制、官职等级以及军衔大小,对于分析整个甲午战局也大有益处。北洋水师的编制、管辖等级以及军衔大小,在1888年由清廷颁布的《北洋水师章程》中有详尽记载,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是怎样的:
北洋舰队编制
全军设有一名海军提督,统领全军,他驻扎在威海卫。总兵二名,分为左右翼,每人统率一支铁舰,为领队翼长。副将以下各位官员,他们根据所带船只的大小和职务轻重,不同的地位与品秩不同。总兵以下各位官员则住在船上,不建造固定建筑物。副将五名,参将四名,游击九名,都司二十七名,守备六十名,千总六十五名,把总九十九名,以及经费外委四十三名。
官制等级
北洋水师的官职体系分为管带,一般负责管理一个部分;帮带大副、二副、三副、高级技术人员;鱼雷大副、大炮操作员;驾驶、二副、三副;枪械、二副、三副;舢板三副(指的是可以航行的小型船只)及正炮弁(指的是负责火炮的人)、水手头目及其助手、一、二、三等升火工人、一、二等管舱工人、一、二等管油工人、一等管汽工人、油漆匠、木匠、电灯技师、锅炉技师及各种机械维修人员。此外,还包括文案工作人员医生支应官学生。一至三班舵工、一至三班雷兵教习和学生。
军衔大小顺序
从高到低依次是:
正都统(相当于少将)、 副都统(相当于中校)、协都统(相当于少校)、正参领(相当于上尉)、 副参领(相当于中尉)协参领下士役,无论哪个阶层,只要是在战斗场面上的表现出色,就能获得尊敬。
通过对这段历史进行幽默化处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情况,也许能够笑一笑之后,更好地感受到那份往昔的情景。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故事充满兴趣,那么接下来的一些内容一定会让你感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