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元钱在古代能买到什么追踪中国历史名人故事中的物品世界

穿越古代,探秘物价变迁:从岳飞的房租到山西的西餐

在南宋初年,岳飞的一处公房每月仅需会子37文,即使换算成今日的人民币,也能支付半年的房租。若你想体验这样的物业市场,最好穿越至那时,与岳飞共享他的住所。

元朝中统钞与黄金的比价,在1266年曾一度稳定,但随着皇帝频繁滥发纸币,其价值迅速贬值。然而,同期黄金却保持了其价格和购买力。如果想要长期生活于元朝,最好持有黄金而非纸币。

明朝万历十八年,北京城区商品零售价录得一两银子可购大米、菜籽油、猪肉等,而一张百元钞可以买140斤大米或20斤猪肉。在当时,大米、煤炭相较现代便宜,而植物油则贵重。猪肉之所以高于牛羊肉,是因为榨油技术落后,使植物油成本高昂。

清朝康熙四十年,一石大米以18克银子售出,可买120斤,比超市今日出售的大米便宜。此外,那时的猪肉和白糖价格居高不下。一张百元钞只能购买少量这些奢侈品,对普通人来说太过昂贵。

1916年的北京,以13.7克白银为基准,只能购买25斤大米,或2.7斤菜籽油、4.5斤瘦猪肉等。1936年的太原,则以银元计价,一点儿钱即可享用最基本的西餐,或雇车绕城,或短途电话通话。

穿越回今世,你将发现历史上的物品价格差异巨大,并感受到不同时代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