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只要能够扩展出这份德性的本质,就会达到整个宇宙间的一致。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心”的思想: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内心完全投入去做好事时,他就能够理解自己的本质。在这里,“心”就是仁义礼智这些固有的品质,它们植根于人的内心深处。当一个人极力以他的全部力量去实践善行,便可知晓他自己的本质;而当他真正理解了自己的人格,那么他便也懂得了宇宙间最根本最高尚的事理,这样,我们的心灵、自我的本质以及整个世界都融为了一体。
先秦道家的思想同样追求着这种精神上的整合。在老子的教导中,存在着一种宇宙本原,即名为“道”的无形无象却又渗透一切生命活动中的法则。这不仅仅是一种哲学上的抽象概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养方法。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将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 “吾尝终日不食,以愁衣裳;|今夕何夕,可以饮酒,可以坐客.|不知夷夏 之别,可以坐共甑|既西宾而已矣.”(《庄子・齐物论》)庄子的哲学体系更进一步,从个人的觉悟出发,对外部世界持有一种超越性的看待。他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自然界,都应该寻求一种平衡和谐,因为我们都是相互关联的一部分。
到了汉代,由于需要加强国家集权并推动朝政改革,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先秦时代关于“心”的观点,并明确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将所有事情都视作一个整体来思考问题。在董仲舒看来,没有区别的是人们的心灵,它们跟随着宇宙规律运行。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们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在遵循同一个规律走向相同目标,这就是所谓的心灵感应或心理感应。此外,他还提出了大禹治水、大舜让位等历史故事作为证据证明这种理论,并试图用儒家学说的形式来指导政治生活,使得政治更加稳定,也使得国家更加强大。他特别强调建立起这样的制度需要伟大的领导者,如王室成员,他们必须像神一样具有超凡脱俗的情操,在管理国家方面表现出卓越才能。
后来的宋明理学继续推进这一过程,把儒家思想再次提升到哲学层面。程朱理学派认为,“理”即是宇宙最初创造力的法则,是所有事务基础及最高真理,同时也是人类行为准则。而陆王学派则认为良知乃至高纯净真实自我意识,是指引人类行动方向并实现完美状态的一个核心要素。这两派都试图通过哲思探索如何让个人内在价值得到实现,以及如何通过这种实现来促进社会秩序。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在这个不断变化多变的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不断提升自身,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行为更多地符合自然规律,使我们的心灵与其他生命之间建立起更紧密联系,最终达到一种全面的、高效率、高质量、一致性的生活状态。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一种追求,就一定能够找到通往幸福生活的小径,无论前方道路多么崎岖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