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的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人的只要能扩展这份德性的,就会达到德性的普遍价值。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知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彼矣。”(《孟子・尽心》) “此谓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孟子・离娄》)
先秦道家的老子的学说同样深刻反映了这个概念。他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哲学追求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人生态度,他认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干预,让一切事物按照自己的本质发展,这正是对宇宙大法的一种理解。
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提出了"王道通三"理论,即将文武医农四等分成五行,并用来表达他对于中央集权和皇帝权威的一贯理想。在他的解释中,他认为国王既是代表神意又代表宇宙秩序,是连接所有事物的一个中心点。
到了宋明理学阶段,这个概念进一步被推向哲理化层面。程朱理学认为宇宙本质就是一个名为"真实"或"良知”的精神实体,而陆王学派则把焦点放在个人内心世界,即每个人的良知作为宇宙本源。这两派都试图通过认识到这种单元来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以及人类内部之间的和谐整合。
王守仁的心学体系是一个非常完整且精确的地球系统,它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没有外部存在的事务,无外部存在的事实,无外部存在的事理,以及没有外部存在的事业。这意味着整个世界都是由一个核心——良知构成。这不是仅限于人类,也包括动物草木甚至石头,都具有相同的心灵感应能力,使得它们能够互相沟通,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在他的看法中,每个人都拥有共同的心灵基础,因此任何地方的人们都不分阶级也不分地域,只要他们能够找到这份共同的情感就会团结起来。如果我们再将这个视角延伸到自然界,我们会发现地球上的每一样生物都是通过一种共同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谈及地球母亲或者地球家庭,因为我们都来自同一个来源,我们都是地球的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