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茂七,明朝中期的一位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以其仗义执言和深受百姓爱戴的形象而闻名。那么,他为何会在铲平王之姿下迎来起义失败?让我们一起探究这段历史。
从小,邓茂七便展现出勇猛果敢的性格,同时也具备着聪明才智。他喜欢行侠仗义,这种本性使得他深受邻里乡亲的喜爱。但这种性格同时也招来了不少麻烦。在正统初年,由于看不过一个豪强欺压百姓,他直接将其杀了,并逃至福建宁化乡绅陈正景家躲避官府追捕。改名为茂七、茂八后,他与弟弟经常聚众作乱,当地官府害怕他们惹事,便屡次派人驱赶,但他们不得已只能继续流浪。
当时,浙江庆元叶村出生的皂隶叶宗留,因看不惯地方豪强对待普通百姓的压迫,与处州人叶希八、陈善恭等带领数百名流民到福建福安穿入禁区,准备武装起义。叶宗留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游击战术,在山区内迅速发展壮大。
此时,当地御史柳华为了防止矿工起义军继续扩张,便下令将附近老百姓编为甲部队,无论是县城还是乡村,都建筑高楼用于瞭望警戒。这时候,就有机会推举邓茂七为总小甲。当地沙县一带官绅十分嚣张,不仅逼佃农把田租送进仓库,还逢年过节给富贵人家送鸡鸭鱼肉,这一切引发了沙县农民的强烈不满。
这些不满情形被向来有侠客心里的邓茂七看在眼里,但他并未急于行动,只是在正统十二年被推举为二十四都总甲负责防备地方遭袭。自觉时机已到的邓茂 七联络佃农,对“冬牲”说不,从而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心。此时很快闹到了地方县衙去,被派遣去逮捕,邓茂七直接杀死官兵拥众起义。此后几年的时间内,他迅速攻占多个州府,最终控制了大半个福建和江西部分地区,将明朝面临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然而,由于后方补给困难,加上朝廷减税政策吸引了一些士兵离队,再加上策反和叛徒问题,以及内部矛盾不断增剧,最终导致他的战略意图破产。他在二月间选择向延平重镇进攻,却被埋伏中的官军所击败,并最终丧生。在余部覆灭之后,该次农民起义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