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辉煌历史中,李显这位皇帝却是个特别的例子。他是唯一一次被废后又重登宝座的君主。在第一次短暂统治之后,被武则天废掉,他只好看着自己母后称帝。然而,这段时间并没有让他学会如何掌控权力。反而,在第二次成为皇帝时,他依旧无法摆脱窝囊三字的形象。
李显之所以能够重获天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对皇后的臣子束手无策。他们害怕内斗和争夺战,所以选择了最不可能引发动乱的人——李显。但即使如此,他也未能证明自己的实力。他的存在只是一个历史上的过渡期,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
在这期间,另一位名将唐太宗李世民留下了深刻印记。他以贞观之治著称,是一代明君。但即便如此,他在立储的问题上也有所犹豫。当时他担心家族内部会爆发激烈争斗,因此选择了能力较为平庸但相对稳定的儿子李治继承王位。这一决定间接导致了武媚娘重新入宫,并为她日后的篡夺埋下伏笔。
当唐中宗再次登基时,尽管顺利,但最终还是被母亲武则天拉下台。在与武则天抗衡时,他表现出了懦弱和无能,使得他只能短暂地享受皇帝的荣耀。而且,即便是在失势之后,也过上了比较安逸的生活。这一切都可以说是由他的软弱性质决定的,即使身为正统皇帝,也难以与强大的女主如武则天抗衡。
相比之下,其他几位前任,如先前的李治虽然也不是什么杰出的政治家,但在有着武则天辅佐的情况下,却仍然成功地维持了国家稳定。而对于她的作为,有人褒有人贬,但主要集中于她的个性和处理事务方式上。她确实在其统治期间没有损害国家根基,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最后,当唐中宗第二次成为皇帝后,其行为更是不堪直视。他完全依赖妃子韦后,不仅放弃了作为尊贵君主应有的自尊,还纵容她勾结其他臣子干涉朝政,以及参与不伦关系的事宜。这样的态度,不仅暴露了他的无能,更凸显出他所处环境中的众多英才巨匠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他的可悲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