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旉,宋朝的隐秘皇帝,生于靖康之变的风雨中,其父高宗赵构被历史铭记为逃跑皇帝。赵旉自降生起,便承袭了王公爵位,成为实际上的储君。他是高宗的独生子,从小便受到了父亲无比的宠爱和呵护。
面对金兵南侵,高宗选择了逃跑,这种恐惧可能源自他父兄被俘受辱的经历,不愿重蹈覆辙。在建炎三年,当金兵再次南下时,高宗一路逃至杭州,最终在那里遭遇了一场宫廷政变,将皇位传给年幼的赵旉。苗傅、刘正彦逼迫高宗退位,而由赵旉登基,是为明受元年。
隆佑太后执政后,为安定局势,她与宰相朱胜非商议,让赵旉即位,同时假意笼络苗刘二人,但暗中联络大将张浚、吕颐浩等人,以帮助高宗复位。在先期抵达的韩世忠、张浚等人的到来前,苗刘二人已潜逃,并沿途烧杀劫掠祸害多郡县。最终,他们被捕并处以极刑。
同年五月,当金兵暂时北撤时,高宗携带着患病的小儿子离开杭州北上建康。当年的七月,在行宫治病期间,小儿子的不幸去世,一宫女因走路踢倒炉子而引发巨响导致幼童惊死。此事触动了母后的悲伤,她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而当得知独子夭折消息后,全家陷入深深哀痛之中,即使将宫女和保姆一并处死,也难以消除这一悲剧。
由于此前叛军扶立且没有举行正式登基仪式,所以尽管追尊其庙号简宗,但史书并不承认他为宋朝真正皇帝。不过,在元末红巾军起事时,有人仍然尊称他为正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