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卷188)史里芬计划覆灭中国历史的沉痛教训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但德国的战争计划——“史里芬计划”,早已在1905年就已经被制定出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德国发动全球冲突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的。

“史里芬计划”由当时的参谋总长史里芬所创,故而得名。他设想了一个以西线为主要战场的战略布局,旨在通过闪电战迅速击败法国,并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从而最终赢得战争。这份计划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成为了德国发动全球冲突的蓝本。

1914年8月4日清晨,德军第一、二两个集团军,在埃米希将军率领下,以比利时为过渡地带,一举越过边境并向列日要塞进攻,这就是实施“史里芬计划”的开始。

列日要塞的地理位置险要,被认为易守难攻,它周围建有12座坚固炮台,每个炮台配备了从机枪到八英寸口径大炮等400件武器,以及30英尺深的地堡和探照灯。勒其将军指挥着一支四万余人的比利时王国1B4部队坚守此地,期待法国援兵到来后共同对抗侵袭者。

与此同时,毛奇根据“史里芬计划”,又在左翼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采取静坐待敌之策,只留少数兵力以逸待劳,以此吸引法军构成巧妙的防御态势。这一措施避免了东、西两线同时受敌,一虚一实,对法军造成迷惑,让他们误以为这是真正的一线防御,而非真正意图中的第二重防线。

然而毛奇继任参谋总长后,却不断地向东线和西线左翼分兵,将原本放在右翼70个师的大量兵力削减,这无疑对后续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霞飞将军依旧坚持不懈地猛攻阿尔萨斯及洛林地区,对列日要塞置之不理,使勒芒将军只能孤身一人抵挡侵袭者的压力。

埃米希将军率领他的士兵来到了列日,要塞前,他看到法国可能会增援这片区域的心中暗自高兴,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行动符合“史里芬计划”。他甚至派遣使者前往要塞要求勒芒投降,但遭到了拒绝。当使者再次提出威胁,如果不投降,他们会摧毁城市时,勒芒代表愤怒地回应:“我们是中立国家,你们却违背国际公法入侵我们的领土!请您回复埃米希将軍,我們將堅守至最後。”

随着时间推移,当使者返回报告失败之后,不甘心的是,他命令使用巨型攻城榴弹炮攻击最后一座未被摧毁的地堡。在8月16日,比利时指挥官勒芒被炸弹震昏后被俘,那天晚上,该城落入德手。此刻,“史里芬計劃”的关键步骤即完成,其破坏性极强,如同病毒般迅速传播开来,对整个欧洲产生不可预测且灾难性的影响。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