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100集,马克思在巴黎的艰辛岁月:从资本论的诞生到伦敦的无家可归
在1848年的欧洲大失败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到了巴黎,他们深刻地总结了这次失败的教训,从中认识到,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就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工农联盟。这对于指导未来的工人运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马克思领导了工人运动,他也成为了巴黎不受欢迎的人。在1849年夏末,马克思第四次收到了“驱逐出境”的命令,以前,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均曾驱逐过他。他曾愤然退出普鲁士国籍,要做一个没有国籍的“世界公民”。
马克思在百合花大街45号住下,这一天,他被几个奉命向他宣读了驱逐令,这对于当时的马克思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并不是因为法国不欢迎他,而是因为他此时正陷入“财政危机”,自己家的所有积蓄已全部用作经费,连家俱也早已变卖,只剩下的一套银质餐具也送进了当铺。而且,他妻子燕妮又即将分娩,此时被赶走困难可想而知。
但是既然不为派所容,就只有另奔他国了。马克思携带全家,一直搬迁,不断变卖日常用品,最终来到了著名的大雾都伦敦。来英国之前,他一家是两手空空,在伦敦仍然是身无分文,因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因付不起房租而举家迁移。
开始,他们住在安德森大街4号,每周房租6英镑,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不让他们吃饭!因拖欠房租,房东叫来了收走了他们全部东西,即使连婴儿摇篮、女儿玩具也没留下。接着,他们搬进累斯顿大街的一个旅馆,但很快又被主人赶走。1850年5月,他们搬进迪安大街45号,不久,又因房租迁至这条街28号,一家七口共享两个狭窄的小房间。
这个冬季结束的时候,他领到了英国博物馆阅览证,从此阅览室成了他的半个家。他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8点左右,然后回到home整理阅读材料所记录笔记,一般情况下来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曾对别人说,我为了为工人争得每日八小时工作时间,我自己就得工作十六小时。那时候,他正在认真写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大书《资本论》。
为了更好完成《资本论》,他广泛搜集有关各学科资料,如农业学、工业学、解剖学,更不要说历史学、经济学和法律学啦!总之,只要与《资本论》有关,不管多么艰难,他都会寻找下去研究下去。甚至连蓝皮书——英国议会专门发给议员报告材料——也不放过。他认真阅读这些官方材料,把其中重要内容摘录下来,因为它们记录着英国每年及每阶段经济报告及政策,因此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第一手资料。
随着时间推移,《资本论》的篇章不断扩展,最终,在1867年10月,《资本论》的第一卷出版。这部作品,是国际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开启了新的斗争历程。在这部书中,通过大量事实分析了解剖了资产阶级发展历史,将其迅速发展过程中的“秘密”揭穿,并暴露出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劳动人民丑陋面貌,以及指出了为什么劳动人民极端贫困原因。此外,还有著名理论如剩余价值原则,其核心思想表明:劳动者创造出的价值远远超过其得到报酬部分,而剩余部分则由企业主以各种方式获得,没有偿还给劳动者,而这一切都是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这种看似平等的事实实际上是一种严重失衡状态,使得企业主能够毫无代价地获得额外收入;因此,被称为“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