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世界历史追踪德俄坦仑堡战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德国军队紧密按照“施里芬计划”布局,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对抗法国。然而,他们对东线的态度却显得轻视,只部署了一个集团军——第八集团军来应对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的进攻。这一策略背后,是英法两国共同制定的计划,它旨在使德国面临双方面同时作战,从而分散其资源。

战争刚开始时,俄罗斯参谋总长吉林斯基将军向法国保证,在两个星期内,将有80万俄军准备好迎战。1914年8月中旬,吉林斯基率领两个集团军开启了东线战场,并以莱宁堪普和萨松诺夫为首,每人率领一个集团军,以两路并进方式攻击东普鲁士。

守备于东线的德国第八集团军措手不及,被迫向西撤退。俄罗斯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战线过长、供给不足以及士气低落,最终导致了他们之间出现了一条空隙地带。

霍夫曼上校提出了一个针对性的作战计划,他建议首先攻击萨松诺夫指挥的第二集团軍。在讨论过程中,有参谋长提出担忧,但霍夫曼坚持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因为他知道莱宁堪普与萨松诺夫之间存在深厚的情谊,这让他们难以合作。

最终,根据霍夫曼的方案,一支德意志师被派出牵制莱宁堪普,而剩余的大部分兵力则迅速调动至萨松诺夫第二集团軍兩翼。此举成功诱导萨松诺夫误以为是全面的德意志退缩,并追击而去,最终陷入了德意志设下的包围圈内。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在坦伦堡附近,近十万名俄罗斯士兵被俘,大量装备被摧毁。而薩松諾福將軍最終因無法應對逆境自尽。隨後的一系列戰鬥也見證了這場戰役之慘烈與重要性,這場戰役最终被称为“坦伦堡战役”。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