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与晋武公的渊源探索历史故事成语背后的自然智慧

春秋时期,有十个比较知名的诸侯国,也称为春秋十大诸侯,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颂。这些强大的诸侯国之所以能保持强势,是因为他们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同时也因为国家控制力下降而分崩离析。晋国自东周开始一直都比较强大,但经过三家分晋之后,晋就不复存在了,而三家分晋的历史渊源还要追溯到晋武公时期。

在经历了骊姬之乱后,晋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无公族”的状态,再后来经过赵盾的一系列活动,晋国的公室力量基本上就没有了,对于异姓的卿大夫等基本上已经无法控制,没有了约束力。三家分晋前的晋国是由赵、韩、魏、范、智、中行六大家族实际控制,智家想要壮大公室力量,就向其他几家求取土地,但遭到了赵家的拒绝,从而爆发了著名的攻坚战—— 晋阳之战。

本以为智家的志在必得,一场战役将决定胜败,但偏偏魏、韩两家的力量加起来超过了智家的实力,他们害怕在智灭掉赵后的重蹈覆辙被吞并,所以韩魏联合赵最后居然把智家给灭掉,并瓜分了其土地。当没有了智家族团结和约束,再加上原本已弱小的公室力量,加上三大家族更加肆无忌惮,不断打败并瓜分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瓦解。

此刻不得不提及周朝,这时候周对诸侯的控制力更是形同虚设。在赵韩魏请求周册封的时候,只能顺水推舟,将三个新的诸侯授予他们封号,从此开启了一段新的时代——战国七雄时代。

这样的结局让人深感遗憾,因为东周开始的时候还是那十个强盛的大诸侯之一,最终发展到不能再有一个完整国家,让人心痛。而回溯这段历史,可以看到,甚至可以说从早年的曲沃桓叔起,就预示着这个悲剧性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

曲沃桓叔当年想入主临淄,但是遭到了阻挡失败,他儿子曲沃庄伯与孙子曲沃武公相继攻伐,最终连续六位君主或死或逃,被曲沃武公所灭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知道,在那个时候,那些拥有权力的家族们几乎能够左右命运,而这种政治格局直至三家分晋才告结束。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种特殊操作,即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封号,如贿赂天子,以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从曲沃武 公时期就已经悄然展开,为后来的历史事件埋下伏笔。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