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太监们的生活,如同历史故事中的成语,每一位都在这座宏伟宫殿中演绎着夸张的传奇。他们是封建时代的牺牲品,是帝王阴暗心灵的产物。虽然有些宦官如魏忠贤、李莲英等反面人物,但大多数太监却只能体会到伴君如伴虎的恐怖,他们生理残缺,更是皇帝满足宫廷需要的一种结果。道貌岸然的皇帝才是摧残人性的真正刽子手。
明清两代,太监的人数及影响不亚于汉唐,尤其明朝内监达一万人,加上九千名宫女,紫禁城的人口相当于小城镇。在侍候一个皇帝时,就要剥夺一万个男人的资格——皇帝够自私了。即使出了魏忠贤之流祸乱天下的宦官,也是他活该,皇帝本人首先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
嘉庆以前,太监的人数还多一点,以后逐渐减少,大致保持在两千人左右(包括圆明园、升平署等处)。到了晚清,宫内及外围各处的太监加起来也只有一千五百多人。而那些入宫担任杂役的小苏拉,有近万人次,这倒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太监也干不了很多粗活,只能看看门、打打更、做做饭和打扫卫生。
大部分宦官如刘瑾和魏忠贤掌控朝政,用东西厂控制文武大臣,一片白色恐怖。而安德海虽受慈禧宠爱权倾一时,却也未能善终。他被恭亲王密令就地正法,而李莲英则学聪明,在慈禧和光绪间耍两面派,最终成为紫禁城的大管家,但最终还是选择退隐养老。
1924年末代小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后,树倒猢狲散,那些太 monitor进入民间各找各出路。当所有一切结束时,从此在中国消失了。但若走进故宫,即便是在三大殿旁边的小屋中看不到什么,只闻到霉味与腐朽气息,那些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依旧让人们感受到那份昔日荣耀与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