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庆历七年,江南地区遭遇连续的阴雨天气,从3月一直持续到9月,导致庄稼颗粒无收,受灾面积达127个县。随着这场自然灾害的影响,米价暴涨到了1500文每石,使得老百姓们生活极为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名叫王安石的县令却采取了与众不同的做法。
王安石当时担任鄞县(今宁波)的县令,他不仅没有抑制米价,而且通过政府公文,以政府之名规定鄞县境内的米价每石3000文。这一举措引起了民众强烈不满,因为如此高昂的价格使得普通百姓只能食粥度日,而商人则因而发大财,他们纷纷向王安石送去金银作为感谢。王安石对这些赠品毫不推辞,将其全部接受,并偶尔还会派师爷前去讨要那些忘记敬献金银的人家的贡品。
尽管朝廷已经因为陕西大旱连年赈济多年,如今国库空虚,对江南雨灾无力救助,但就在第二年的三月份,江南市面上几乎完全断粮,只有黑市上的米才偶尔出现在5000文一石,这时已是绝望之极,有大量饥民涌现。一边是这样的凄惨景象,一边却有宁波境内竟然还有充足的粮食供应,这源于全国各地商人听闻宁波高额价格愿意运来货物以获取利润。
虽然这个时候许多家户将积蓄消耗殆尽,但由于王安石提供救助,因此并没有出现饥饿人口。随着时间推移,由于供过于求,最终宁波的地道和市场上都出现了降价销售的情况,甚至降至1500文一 石,比其他地方要低很多。由此可见,在那段时间里,宁波实质上成为了一个相对宽裕的地方。
最终,这次事件加速了王安石的事业进程,他以此展现出了自己的政治手腕和非凡眼光,从而迅速崛起成为北宋的一代杰出政治家。此事也被后世认为是他平步青云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