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佛教戒律中,斋食不仅意味着素食,更是对时间和饮食内容的一种严格限制。它源自释迦牟尼佛为出家僧侣制定的戒律,被称作“不非时食”。斋食最早是指日出至午后,不吃任何东西,这个规定对于当时的僧侣来说非常重要,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规则。
《增一阿含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暮色渐浓时,一位名叫迦留陀夷的沙门去乞讨,他穿着僧衣,手持饭钵,在黑暗中行走。然而,由于天空即将降雨,加上电闪雷鸣,使得长者家的女主人误以为他是一只鬼魂,从而导致她流产并死亡。这起事件让佛陀意识到过午不食对于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制定了这一戒律。
不同宗派对饮食观念有所差异。部派佛教允许三净肉,但要求必须确保这些动物不是为自己而被杀死或听闻有人为自己而杀死它们。在《四分律》和《五分律》中,都有明确规定三净肉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鉴别。而大乘佛教则更倾向于完全避免所有动物产品,即使是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尽量避免使用。
汉传佛教则更加严格,它们禁止一切肉类、酒精以及与性有关的事物。梁武帝曾试图推广全面的素食主义,但遭到了反对,并且逐渐地这套制度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而藏传佛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其修行者可能会接受牛羊肉作为供养,而日本的净土真宗虽然允许夫妻共居,但其他多数派仍然坚持素食主义。
提婆达多派,则是一个特别极端的例子,他们主张完全拒绝所有动物产品,包括奶制品和盐。而关于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比如三净肉、五辛等概念,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禁忌和健康影响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