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的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人的只要能扩展这份德性的,就会达到德行、人的本质以及整个自然界和整个社会的一致。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 天矣。”(《孟子・尽心》) “ 性”,即人们固有的仁义礼智,都植根于 “心”,人的只要极力以善良的心去思行善,便可知道自己的 “ 性” ;知道自己的 “ 性”,便可理解那被尊崇为正当行为准则的是什么。这种看待世界并将自己融入其中的情感状态,使得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关联而又无缝隙的地位。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大同小异”的思想一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思想都表现为对各种不同事物之间存在某种普遍联系或共同点的一种认识。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哲学上的探索,也反映在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佛教中,“大同小异”的理念通过实践菩萨戒律来实现,不断超越自我,以达到一种超越个人欲望的小乘或者大乘佛法中的解脱境界。
再如,在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的田园诗,它们常常表达出一种对于宇宙间一切生命共通的人文情怀,对于自然美景充满敬畏,同时也希望能够找到人类生活中的意义,从而实现个体与宇宙的大同小异。
总结来说,“大同小异”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儒家哲学,而是作为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一个深刻主题,穿梭于中国文化史,每一次出现都带着新的意味,不断丰富着我们对于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身位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