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人的只要能扩展这份德性的,就会达到德性的普遍适用,从而实现了个体与宇宙间的一种深层次融合。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心”的重要意义:如果人们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潜力,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质;认识到自己本质,那么就能够理解宇宙间一切事物。这表明,在孟子的眼中,“心”不仅仅是一个身体的一部分,它包含着宇宙间一切事物共同存在的心灵实质。
先秦道家的思想同样强调了这种内在联系。道家的核心概念——道,被视为宇宙本原,与儒家的最高目标——仁相呼应。在老子的哲学里,道被描述成一种原始无形无象且不可言说的力量,这种力量创造并维持着整个宇宙,以及所有生命形式。在庄子的思想中,这种内在联系被推广到了一个更加广泛的地平线,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连接并且共享相同精神实质。
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这些古代思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哲学命题,即将人类看作是世界秩序中的一个整体,并提出了一种神秘而复杂的人类位置。他还提出了一套理论来解释如何通过顺应自然界来保持社会秩序,并确立了儒家作为唯一正确信仰系统的地位。
宋明理学家们,如程颢(程颐)和朱熹,他们继续发展这一主题,将它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使其变得更加抽象和哲学化。这包括他们对于超越时空精神实有的理想主义解释,以及他们对于个人良知作用于世界中的独特见解。
王守仁是一位特别重要的人,他试图重新定义儒家哲学,以便使它更符合他的时代需要。他提出了一个名为心学的心理体系,该体系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内在良知,这个良知既包含我们自身,也包含整个宇宙及其他所有生命形式。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具有了解全真相以及实现自我完善的手段,同时也指向他人的完善及对外部环境改进。
因此,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代,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不断演变但始终坚持下去的人类对待自然界及其内部各部分关系的一致态度。这不仅仅是一个静态或动态观点,而是一系列积极参与于这个大舞台上的行动者,他们相信通过这种参与,可以找到一种更高级别、一致性的存在状态。此过程涉及到的思考框架包括但不限于:阴阳五行八卦等,是中国古代智慧的一个很好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