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的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上下则礼仪可得而闻。” 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诚者,天 之道也”,“诚”即是“天道”,只要能够扩展这种德性的,就会达到德行与宇宙之间的一致。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 天 人 合 一”的思想: “尽其心者,知其 性也;知 其 性,则知 天 矣”。(《孟子・ 尽心》) “ 性” 即 人固有的仁义礼智,植根于 “ 心”,只要极力以善良的心去思行,便可知其 “ 性” ;知 其 “ 性”,便可知道何为正当,这样,心、生存本质、高尚品质相通融为一个整体。
先秦道家同样强调了“ 天 人 合 一”。道家的 “ 道”,同儒家的 “ 天”一样,都被认为是宇宙的大本底,只不过道家更加重视的是人们如何平衡自己内外世界。老子的理论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 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老子》第42章)。老子的另一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法无远近,不问长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不居不动,不见不闻,不觉不悟。”
庄子的哲学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概念。他认为,“我’、“你,”及整个宇宙都是相互联系、彼此共生的。这一点,在他的作品《齐物论》中得到了详细阐述。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事物是不属于我的,也没有任何事实不是我的事实。我既非身外也非身内,我既非世间又非世外。我既在我自身,又同时存在于其他一切事实里。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切东西的一个部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就是众多生命中的一个环节。
董仲舒将这种思想系统化,并将它应用于政治生活。他提出了一种名为"大同"或 " 大团结" 的理想,他想要通过教育和法律来实现这一目标。他相信,如果所有的人都遵循某些基本原则,那么他们就会变得更加合作并且幸福。他还提出了一个名为 " 君民合治" 的理想,其中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以确保它代表人民利益。
程颐等儒学家继续发展这一思想,他们建立了一套复杂但严格的一元主义哲学,他们相信只有通过理解自己的本质才能理解宇宙及其运行规律。他们认为人类具有一个普遍且恒久不变的心灵,它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并且连接所有生命形式。这使得他们能够看到人类与动物之间,以及人类与植物之间,以及人类甚至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之间存在着深刻联系。此外,他们还发现人类具有共同的情感,如爱情、友谊和怜悯,这些情感跨越文化界限,并且似乎是在某种程度上普遍存在于所有生物身上。因此,他们推崇一种包容性的伦理体系,该体系鼓励人们尊重并保护自然界,因为它们也是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而使用或剥夺它们的地位。此外,他们还认为一个人应该根据他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以实现社会公正并提高整个人类福祉。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做出相同的事情或者按照一定模式行动,而只是建议他们应该利用自己的独特技能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