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奖的最高荣誉——突出贡献中关村奖,于2020年9月25日揭晓,授予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邵峰。作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最高奖项,该殊荣自2019年设立以来,本年度为其第二次颁发。首届获此殊荣的是薛其坤和胡伟武,他们分别是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和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邵峰在天然免疫和细胞焦亡领域被认为是全球领先的科学家之一。他在病原感染、天然免疫以及抗肿瘤免疫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刷新了相关领域的认知,也极大地推动了领域发展。在2005年加入北生所后,邵峰与该研究所共同成长,他对开放自由的科研机制有着深刻理解,这种氛围造就了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使得北生所及类似机构成为推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力量。
选择回到国内并非一帆风顺,但经过多年的努力,邵峰没有后悔他的决定。他相信,在中国能够做到与国外相同水平的工作,因此选择留在国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生所也证明了它对于中国科研环境和体制改革带来的改变。
四次方向上的拓展,是邵峰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每一次转变都伴随着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细胞焦亡领域,他解开了自噬机制的一个谜题,并发现细胞焦亡可以诱导高效抗肿瘤免疫活性,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此外,他还发现Gasdermin家族蛋白,可以用于开发针对炎症疾病新药物。
通过将论文写进祖国的大地上,即产业转化,基础研究需要走向社会回报社会。这一点已经体现在他成立的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以细胞焦亡相关技术为核心进行源头创新,并研发针对炎症风暴和肿瘤疾病新药物。这样的举措,不仅提升了个人的价值,也促进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能力提升,一批如同北生所一样的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像邵峰这样优秀人才,将成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