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一则著名的成语“与虎谋皮”,形容跟恶人商量,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那么,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的鲁定公想重用孔子,让他担任司寇,掌管国家大政。这时,他遇到了左丘明,对他说:“国君呀,您要好好想一想!孔子如果当了司寇,那些卿大夫就会失去权柄。既然这样,您与这些人商量能有什么结果呢!他们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力,一定会添油加醋地说孔子的坏话,为他出任司寇设置障碍。”
这番话让鲁定公恍然大悟,他明白了不能和那些即将失去权力的卿大夫商议,而应该直接拜孔子为司寛。他没有继续和卿大夫们商讨,而是直接封孔子为司寇,让他行宰相之权。
结果,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国势越来越强,威震天下诸侯,即使连强大的齐国都有些害怕。后来,“与狐谋皮”被改为“与虎谋皮”,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了。
这个成语的基本信息是这样的:
【汉字】与虎谋皮
【拼音】yǔhǔmóu pí
【英译】doomed petition like asking a tiger for its hide
【解释】比喻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海中捞月、枉费心机、水中捞月
【反义词】行之有效、立竿见影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个成语:
造句示范:你和他合作,简直就是与虎谋皮,是不会有什么发展的。
灯谜界将灯谜命题创作称之为“与虎谋皮”,即按照选定的谜底和谜目,配制谜面。
周朝时,有个人爱胡思乱想,但他的两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只能空手而归。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与虎谋皮”这一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它背后还有深刻的人性洞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许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某种原因选择错误的人或方法,这可能会导致最终无功而返。但正如历史上的故事一样,每一次尝试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不值得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