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及中国历史人物时,不能不提及朱子,他是儒学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古代,冠礼是男子重要的仪式之一,服饰和礼器都有严格要求。宋代士庶冠礼概况显示了这一点。
北宋时期,司马光将《仪礼·士冠礼》进行了简化,并制定了详细的冠礼仪式,这些规定载于他的《书仪》中。根据这些规定,男童从十二岁到二十岁,只要父母没有丧期,就可以参加冠礼。此外,他还根据当时生活习俗,对三加之冠做出了调整:初加巾、次加帽、最后加幞头。
朱子的《朱子家礼》继承了司马光的主要仪节,但将冠年的年龄范围扩展到了十五至二十岁,并强调了学识方面的要求:“如果是一个敦厚好古的人子,当他年满十五以上能通晓《孝经》、《论语》,并且基本了解礼义,那么我们才能为他举行冠禮。”
在《朱子家礼·冠禮》的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童子的服装和用品(1)包括双紒四衫、勒帛和采履。双紒指的是两个发髻,一般绘作左右两个发髻,但也有认为是将发髻做成两个环,用红色锦绦扎系。这叫“紒”。儿童还有其他几种发式,如留前发及两侧发,然后剃去剩余部分,即“鹁角”;或者留钱大偏左侧,或称“偏顶”;还有留在顶前的长发,用彩缯束起名为“鹁角”。
穿着四衩衫显然便于活动,与不裘裳不帛襦袴相同。童子的衣物通常被称为采衣,用缁布制成,上面镶嵌着锦缘,而这张锦一般用朱红色。一说童子衣没有腰带,但是两襟上有带子用于系束,而明代则使用带子的方式。
采履虽然明代有用白鞋,但这个词汇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鞋样。
(2)初加意味着穿上缁布冠,再配以深衣、大带和纳履。在宋代,有人喜欢用幅巾替换缁布冠。
(3)再加,则需要穿戴帽子,以及皂衫、大革带以及系鞋。帽子供选纱帽或绉纱帽,《宋史·舆服志》记载士大夫们喜欢用乌纱帽、皂罗衫、大革带以及黑鞋。而明代则采用襕衫作为标准装备。
(4)三加最后阶段,将会佩戴幞头,并配以公服、大革带、高靴以及笏板。如果家庭无官位者,则可穿襕衫并佩靴。但无论如何,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比如公服需使用贮纱或纱罗与丝织品制作,以确保其棱角分明。而袖口宽约一米二,在下摆处也有一段被称作“襕”的部分。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主人身着深衣,而正宾与赞者的盛服各有所不同。这体现出那个时代社会等级制度及其严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