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的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人伦秩序。”而《中庸》则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点:“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的则可以赞助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发展。”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本然也;知其本然,则知大道矣。”(《孟子・效法于时节》)这表明,只要人们能够做到内心充实,以仁义礼智为行为准则,便可通晓宇宙间一切事务,并达到一个高超境界。
先秦道家的思想同样强调“天地万物皆由此来”,认为人的生命处于宇宙中的某个位置,与自然界相互依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哲学体系更是将这种观念推向极致,他说:“道法自然”,认为人的行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去改变它。
董仲舒提出了更加系统化的地理政治理论,他通过儒家哲学来解释国家之间以及内部阶层之间如何建立起一种共通的情感基础,这种情感基础被称作是"德"或"仁"。他认为这些共同的情感基础能够使得不同的人类群体变得相互理解并且合作,这就是所谓的人文关怀。在他的眼中,“德”即是最高尚的人格品质,它不仅指代个人,而且指代整个社会结构的一种普遍原则。
宋明理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提出了一套关于宇宙间存在一个普遍而永恒的事实——一种内在而神圣的事实,他们把它称为“理”。他们相信每个人都具有这种普遍的事实的一个部分,所以每个人的本质都是相同的。这意味着无论一个人来自哪里,无论他拥有什么样的财富或者身份,都能够理解并尊重其他所有人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人类团结和平等,也就是所谓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且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