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长城历史背景在社会中的体现

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上下则礼仪乃所错。”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 天 之道也”,“诚”即是 “ 天 道”,只要能够扩展这种德性的真实存在,就会达到整个宇宙的一致,包括人类本身,也就是说,将人的内心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 “ 天 人 合 一”的思想: “ 尽 其 心 者 知 其 性 也 ;知 其 性 则 知 天 矣”。(《孟子・ 尽 心 》)" 性 " 即 人 固 有 的 仁 義 礼 智,植 根 于 " 心 ",只要极力用心去思行善,便可知自己的" 性 "; 知 了 自己 的" 性 ",便可知宇宙间一切事物都遵循一种普遍规律,这种规律我们称为" 天 道"。

先秦道家的认为,“道生 一,一 生 二、二 生 三、三 生 万 物 ” ( 《老 子》第42章),这是一个无始无终,无形无象,但却包含着宇宙万象的一切变化过程。这意味着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彼此依赖,并且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在这种理解中,我们不再将自己看作独立于世界以外的一个个别存在,而应该把自己看作是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汉武帝时期,由于加强国家权威和中央集权需要,对这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发展。董仲舒提出了基于 “ 宗教崇神法度,以圣贤治国平乱”的政治理念。他认为皇帝应该像古代圣贤一样,用他的智慧来治理国家,使得国家得到安定,从而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大幅度提升。他还提出了关于五行五星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应遵循一定规律生活,比如农民要耕种,不要过度劳累等等,这些都是为了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的原则。

宋明理学使儒家学说更加哲理化。程朱学派视超时空精神实质 —— 理 为 宇宙 本 体 是 ldquo; 天 地 万 物 之 根 rdquo; ;陆王学派则视主观的心灵 —— 良知 为 宇宙 本 体 ,ldquo; 宇宙 就 是 我 的 心 灵 ,我 的 心 灵 就 是 宇宙 rdquo; . 理 学 家 把 ldquo; 天 人 合 一 rdquo; 观又向前推进一步,他们不再停留在直观上讲 ldquo; 天 rdquo;, 而是在哲理思辨高度上加以表述。在董仲舒那里,ldquo; 客 观 世界 rdquo;( 外 在 世界 ) 和 ldquosubjectrdquoe( 主관世界) 是 有区别的是 ldqy合而为之一rdquodomaine( 整合成一个整体 ); 而在理学家这里,它们本来就是同一直通,因此它们没有必要通过任何形式的手段来结合或融合,只需要意识到它们之间原本就已经是一致相通,那么它(他)们就自动形成了一份完全相同的事务——即按照某种根本原则或意志运行,如同自然法則一般,这就是lduo全然并非单纯机械性的物理作用或者化学反应rdquodomaine( 绝对自愿合作 ) 这样做,可以避免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问题总是在当两件事发生冲突的时候产生,所以如果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让它们按预定的计划运行,那么问题就会消失。

程朱认为,如果我们知道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再犯错误,因为错误通常出现在当一个人不知道如何行动或者什么时候行动的时候。如果你知道你的行为必须符合某个基本原则,你就会明白什么时候该采取哪些行动,而且你也会明白为什么这些行为必须这样做。你不需要根据情况随机应变,因为你的决定已经被证明是正确和有效的。这对于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减少他们犯错的情况。此外,它还帮助人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很重要,以及那些事情是什么,并因此促进了团队合作。当人们认识到他们并不孤立工作,而实际上参与到了一个大型系统中时,他们变得更加团结起来,与其他成员一起努力实现共同目标。这也是为什么领导者经常使用这样的策略——因为它简单直接有效,同时提高了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质量。

陆王学派的大师王守仁提出了一套名叫心学体系的心灵哲学,他提出通过了解自己内心深处最基本的情感状态——良知,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世界及其运作方式。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良知,它指的是内心深处的声音,当我们听从这个声音时,我们就会发现它指导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往往比我们的逻辑判断更加准确。他相信,当人们通过良知指导自己的决策时,他们会发现解决问题变得更加容易,而且他们也会感到更多快乐。当人们能够听到并尊重自己的内心声音时,他们将能够找到幸福感,以及对生活满意感。在很多情况下,这意味着放慢脚步,更专注于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担忧未来的可能性或过去发生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忽略未来或过去,只不过是在目前最重要的时候投入最大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