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明朝初年,有位名将叫刘荣,他曾在靖难之役中与朱棣并肩作战,协助其登基称帝。朱棣即位后,刘荣的威望和能力也逐渐显现出来。在望海埚之战中,他英勇善战,不仅保卫了沿海地区,还大败倭寇,这一功绩让他被封为广宁伯。然而,相比于其他著名的武将,刘荣的成就似乎不太为人所知。我认为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更多地了解。
作为江苏宿迁人出生的刘荣,其父亲刘江是军籍人员,所以年轻时 刘荣冒充父亲名字投身军旅,一开始人们把他当做“替父从军”的刘江看待。他早年在徐达麾下参与了多场战斗,如灰山、黑松林等战争,并升任总旗。随后,在燕王府担任职务,因其英勇善谋,被朱棣赏识。
1399年,当靖难之役爆发时,刘荣跟随朱棣南征北战,为他立下不少战功。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也有过退缩的一幕,使得朱棣一度想要处死他,只因诸将求情才免于一死。当朱棣称帝后,虽然没有给予他爵位,但仍然委以都督佥事的职务。
两镇辽东1410年,当朱棣再次北征漠北时,作为游击将军的 刘荣率领前哨部队,在清水源附近击败敌军,又在靖虏镇击败阿鲁台。这次行动完成之后,他负责殿后的任务,让朱�0033对他的表现印象深刻,将其任命为左都督兼辽东总兵官。在此之前,由于日本虽然向明朝进贡,但倭寇依然不断袭扰沿海特别是辽东地区,因此派遣到辽东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在到达后不久,就发生了一起倭寇偷袭明军营寨事件,使得原来想重用他的计划受到了影响,但最终还是被宽恕。永乐十二年,再次跟随朱棣北征期间,他冲锋陷阵斩获多人,被重赏并恢复原来的职务。大破倭寇则是在永乐十三年的时候开始的,那一年 刘荣投入到辽东海防建设中,对金线岛西北望海埚筑城堡设烽堠严兵待命。
到了永乐十七年,一夜之间王家山岛出现火光,这一次不是假想,它实指着上千名真实存在的倭寇正向望海埚挺进。面对这一情况, 刘荣采取诱敌深入策略,以步卒迎战佯却,使得真正进入包围圈内的是这些倭寇。当他们远离岸边进入明军布下的圈套后,一声炮响便展开激烈战斗,最终在 刘荣指挥下取得胜利,大量倭寇被斩首或俘虏,没有一人逃脱。此后的倭寇“敛迹不敢大为盗”。这样的胜利让愤怒中的皇帝极力肯定,将他的爵位晋升至广宁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