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跟你说,哇塞,那个杨坚小小年纪就当了大官,比他当师长时的岁数还要早呢。其实,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官二”,主要还是杨坚从小就表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智慧。你别不服气,看他一步步走来。杨坚觉得,他老爸一生也不过做到“公”——随国公,上边不是还顶着“王”和“皇”吗?他心里有不甘。他为了夺取北周政权,他先给自己铺平了道路。他抓住太子选妃的大好机会,搞了一个联姻,将他的大女儿杨丽华嫁入了天下最高的门槛儿——宫里,做了太子的老婆。这样一来呢,杨坚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未来掌门人的老岳父。
那咱再看看他是怎样坐上那把“椅子”的吧。宣帝本就是没有什么事业心的酒色之徒,他很想享受当太上皇的滋味,所以,早早地就立了一个小人——静帝,宫中大小事务还是由杨坚打理。不久,宣帝就一命呜呼了。杨坚见机会来了,就找人替小当家人写好禅让书,再由朝中大臣恭恭敬敬地捧着送到他家。他为了避免人们说三道四,还假意推辞,看那个装得出真的一样。没办法,静帝人单势孤,只好再次下发文件,杨坚这才“不好意思”地接受了。
有朋友该说了,有什么可纠结的,这还不由他说了算,有干脆改掉算了呗。但是,他之所以纠结,是因为这个字左边的小耳朵和右边的小口都不错,“有”加上耳朵就是头啊,也许谁都喜欢成为头儿呢?尤其这个字曾经给过他幸运,那就是世袭了一直在家族中的爵位,这简直是一件难以寻觅的事。但是又转念一想,可这个字中间的小脚印意味着倒退,不吉利啊。他刚刚坐稳椅子,又不能随之而去呢?现如今,我自己当家,以后孩子孙子等都要继续下去怎么办呢?
最终决定,如果一个字真的能改变一个人乃至整个家族的话,那隋朝也不会毁在隋炀帝的手上了关键看你选择走哪条路——或正,或斜。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如何改变,都必须从根源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改变表象。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隋朝可能会有一番不同的风云。我希望这些历史教训能够提醒我们,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我们必须深思熟虑,不断探索创新,同时保持对传统文化、历史经验与智慧的尊重与继承,让我们的发展既富有前瞻性又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