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杨昭皇帝,亦称为仁爱太子,生于大兴宫,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子。杨昭自幼便展现出谦和、节俭的品性,他能够拉强弓,展现了自己的武力。他在位期间,以仁爱著称,不仅对臣下宽厚,对待年老的父母也极为关心。
杨昭有三位妻妾:崔氏、韦氏、大刘良娣和小刘良娣。崔氏是他的王妃,但后来被废除。与各位妻妾所生的儿女分别是:燕王杨倓、越王杨侗(皇泰主)和代王杨侑(隋恭帝)。
仁寿四年(604年),随着隋文帝去世,父亲即位成为隋炀帝后,十一月初三日,隋炀帝留下杨昭守卫京师长安。在大业元年的正月初五日,被立为皇太子。
然而,大业二年(606年),就在他即将回到洛阳时,他因病早逝,只活到二十三岁。当时的内史侍郎虞世基写了一篇哀策文以表达国人的悲痛之情。随后,他被谥号“元德”,并且他的陵墓庄陵旁建造寺庙追念他。
义宁元年(617年),他的儿子代王杨侑即位后,将其追谥为孝成皇帝,并赐予庙号世宗。这段历史记载了一个充满仁爱与忠诚君子的形象,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