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故事中的145 魏征直言敢谏犹如烈火般照亮了史书的每一行

在中外历史故事的篇章里,145 魏征直言敢谏的故事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朝廷深沉的政治风云。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魏征曾参与李密和窦建德起义军,但二人失败后魏征来到长安,在太子李建成手下任职,他甚至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闻此事,即刻命人寻找魏征。魏征面见秦王时,被问及为何在兄弟间挑拨离间,大臣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魏征平静自若地回答:“那时候太子未能听从我的建议,否则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唐太宗即位后,将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并选用了许多建成、元吉旧部。

然而,这引起了原秦府官员的不满,他们私下议论:“我们跟随皇上多年,却被新进的人物抢先得到荣宠,这是什么规矩?”房玄龄将这番话告知唐太宗,唐太宗笑着回应:“国家设立官员,是为了治理天下,不应该以关系作为选拔标准。如果新来的有才能,而老的一无是处,就不能排斥新的而任用老的。”

随着时间推移,唐太宗不记旧恨,用才干为依据选拔人才,并鼓励大臣们直接表达意见。在他的鼓舞下,大臣们也更加勇于说话。尤其是魏征,他对朝廷的大事总是想得周全,对任何问题都不畏惧直言。唐太宗对他信任至极,一再召入内宫倾听他的意见。

有一次,当问及历代君主之所以有明智或昏庸时,魏征答道:“多听各方面意见,便明;只听单方面,则暗。”并举例说明。他还指出,只要能采纳百姓的声音,即使亲信想要蒙蔽,也难以成功。此语深入心扉,让唐太宗赞叹不已。

又一次,当读过隋炀帝文集时,对隋炀帝学识渊博但荒淫暴虐感到惊讶,魅力毫不犹豫地说:“一个君主光靠聪明不足,还需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不然,如同尧舜之言而行桀纣之事,最终自取灭亡。”这番话触动了唐太宗的心,让他感慨万千。

因此,他重视大臣劝诫的话,与他们共商国政。他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要养好身体,不可放松。这段期间,由于重用人才和采纳大臣直谂,使得初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从而被后世称作“贞观之治”。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