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讲述一个关于唐朝父子相继担任宰相的故事,其中有个家族特别显赫,他们被称为“三相张家”。这个家族的祖孙三代都曾担任过宰相,除了他们之外,没有其他家庭能达成这样的辉煌。张家的祖先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名相张嘉贞,他去世后留下了四岁大的儿子张宝符,后来被玄宗赐予了“延赏”的名字,这个名字代表着对他的鼓励和期待,让他能够继承父亲的遗志并发扬光大。
长大后的张延赏高中进士,并被任命为河南尹,在安史之乱之后,他以身作则,提倡节俭,疏通河渠,安稳人心,最终恢复了河南地区的元气。他政绩卓著,因此被任命为宰相,同时还负责掌管朝廷的财政收支。
在一次处理公案时,一桩冤情案件深受他愤慨,他决定严查此事。一到任,他便命令狱吏必须十天内结案。第二天一早,当他到衙门办公时,却发现公案上有一纸小字条,上面写着:“孝敬张大人三万贯钱,请您不要再过问这个案子了。”虽然这是一种行贿,但也让人看到了当时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尽管如此,张延赏仍然坚持要求狱吏在五日内解决此事。
第三天,又出现了一纸新的小字条,只有四个字:“钱五万贯”,这次比之前高出不少,再次挑战他的决心。但第四天,又出现了一纸新的小字条,上面写着“钱十万贯”,这让原本坚定的他感到无奈和绝望。他意识到,即使是鬼神,也可以通过金钱买通一切,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此事就不了了之地结束了。这段历史反映出,那时候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及权力与金钱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