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脱维亚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我们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000年,当时人类活动首次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欧罗巴人种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元前3000年左右,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开始定居在波罗的海东岸,这一地区逐渐成为波罗的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公元前900年,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和瑟罗尼亚人等多个波罗的海部落聚集在此,他们与古罗马建立了商路,以琥珀交易为贵金属。这段时期标志着拉脱维亚进入了一定的阶级社会状态,并且是封建公国早期形成的关键时刻。
12世纪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德利沃尼亚政权。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当地居民对基督教传教士不予接受,因此日耳曼十字军采用武力手段强迫当地居民皈依基督教。这些历史事件塑造了今天拉脱维亚民族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13世纪早期,德国人控制了今日拉托维亚的大部以及爱沙尼亚南部地区,并建立了十字军国家,即后来的玛利亚地或利沃尼亚。里加成为了主要贸易中心,并于1281年的加入汉萨同盟。此后,一系列政治变迁使得拉脱维亚被瓜分和并入俄罗斯帝国与其他国家直至20世纪初。
1918年11月18日,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拉脱维亚宣布独立,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它,使其成为一个加盟共和国。在战争结束后的重建期间,从1920年代起政权被民族资产阶级夺取,并于1922年2月16日宣告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34年5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在军事统治下实施法西斯化政策,而1940年的6月苏联红军进驻导致设立苏维埃政权,最终将其并入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占领这个国家,其解放是在1944-45年的冬季和春季发生的“二战”结束后,它重新并入苏联。
1980年代改革促进了独立运动,而1990年代见证了恢复独立宣言及相关象征物品恢复使用,最终1991年的8月22日正式回归独立。自那以后,该国积极与西方国家合作,并在2004加入欧盟和北约。此外,该议会还批准《欧洲宪法条约》而2006年的选举结果决定政府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