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稳定,都取决于其人民在两个层面上的认同:其一是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即“这是我的国家和民族,我是这个国家民族的一分子”;其二是对国家体制的认同,这不仅仅是对体制的拥护,而且是从根本上认识到“国家的制度保护我的根本权利,因而代表了我的根本利益”。 显然,一个国家中人民的两个认同感越强烈,稳定性就越高。在这样的国家里,尽管可以有经济低迷、高失业率、高犯罪率、贫富差距悬殊、官员贪腐、效率低下、丑闻等种种弊端,也可以有怨声载道、甚至政府因财政拮据而暂时关闭等乱象,但整个社会却能始终保持稳定并依法有效运转,不必担心会发生什么人民起义、大规模颠覆性事件。反之,一个国家中如果两个认同感都很脆弱,则大规模颠覆性的可能性就很高。一旦发作,非但要颠覆体制,甚至会撕裂整个国家民族。比如苏联和南斯拉夫,尽管在高压下似乎取得了各民族对 国家及其制度的接受和服从,但是认同却十分脆弱。以致制度一旦松动,便立即天下大乱,政权垮台,所谓“国”也分崩离析。 孔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个载舟覆舟的定义,被历代帝王奉为治政座右铭。然而,这个“载舟覆舟”论是在将江山社稷归之于君王,与庶民百姓无关。而既然如此,也就谈不上庶民百姓们对“ 舍”及其体制的认 同。这正如明主当朝时庶民山呼万岁,而暴君问政时百姓揭竿而起,他们都是臣民行为,无论哪一种形态,其根源都来自于人民与体制之间缺乏深入融合。当年说过,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这条新路,就是.”要义就是要将‘ 船’与‘水’合一,从根本上建立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人民主治系统,从而使人民充分识别并不是简单地拥护属于自己的國家體系。这便是一個將" 船"拉平穿孔,使之成为一個自由进出的大木筏,如若风浪来临,那么与" 水"结为一体的大木筏岂能被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