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即刘彻,以其雄才大略,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国策略,国家欣欣向荣,一片繁荣景象。他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皇帝。
在求贤若渴的政策下,对于所上奏章,大都认真阅读,并从中选拔出不少有才干之人,如董仲舒、主父偃、严安、朱买臣等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再次下诏,命举贤良文学上书对策,这是他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文化方面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解决汉初以来形成的诸侯割据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的封国除由嫡长子继承外,其它子弟也可在封国内分得一块封地,由皇帝授予封号。这就限制了诸侯获得优秀人才的可能,同时也促进了地方官僚和豪强地主之间矛盾激化,为后来的削弱地方势力提供了条件。
为了防止州郡势力过于庞大,汉武帝将全国分为豫、冀、徐、青、荆、扬、益、凉9个州,每州设部刺史1人,他们可以在皇帝规定的六条问事范围内督察十三州的大官,从而加强对地方控制。此外,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担任自己的侍从和秘书,让他们来发号施令,使朝廷成为实际决策机关。
扩大选辟范围建立察举征召制度,不仅包括食禄二千石者推荐,还依据人口数量进行选举,不需资产限制。通过这些措施,他选拔出了一批才华横溢之士充实了官僚机构。
澳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以解决社会混乱中的货币流通问题,并增加国家收入。同时,他还实施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以及算缗告缗等财政经济改革,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国家财政能力,并减轻百姓负担。
由于中央集权的大幅度加强,加之经济实力的增强,与匈奴战争更加积极进攻,最终取得胜利,从此之后匈奴再无力南侵,而西域则因为张骞两次出使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为我国带来了丰富的人文物质财富。在其晚年,由于长期战争与奢侈浪费导致民怨沸腾,对此感到忧虑,便开始采取一些减轻人民负担与发展生产的手段,如搜粟都尉赵过提出的代田法等,以改善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