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收复四州犹如春风拂过大地唤醒沉睡的古都

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以其巧媚之性闻名。起初,他担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集书画奇珍,与蔡京相互倾心。他被推荐为西北监军、枢密院事,掌握兵权二十余年,其影响力遍及内外;时人称蔡京为“公相”,而他则被尊称为“媪相”。宣和四年,他的攻辽之举告失败,只能以巨款换取燕京等地的空城回国,并夸大自己的成就。

随后,在宣和七年的金兵南下,他从太原逃至开封,最终随徽宗南逃。在宋钦宗即位后,童贯遭受了惩罚。他的崛起始于少年时代在宦官李宪门下学习,从宫掖给事开始,就展现出洞察皇帝意志的能力。当宋徽宗在杭州设立金明局时,童贯作为供奉官负责此事,与蔡京建立了联系。

蔡京成为朝廷重臣后,便极力提拔童贯,并对皇上说:“童贯曾十次出使陕右,对五路情况与将帅才能了如指掌。”因此,被授予统帅十万大军,但途中接到诏令禁止他出兵。然而,这并未阻止他发动战役,最终收复四州,被提升为景福殿使和襄州观察使。这标志着内侍凭资历获得两职,是由童贬首创。

不久,他升任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再次升迁至武康军节度使。在讨伐溪哥臧征中,又收复积石军、洮州,被加封检校司空。他因功而骄横跋扈,不仅选拔将领官吏直接奏请皇上,而且完全排斥政府机构,这引发了蔡京的反感。当宋徽宗又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时,蔡京坚持认为这样的职位不应授予宦官。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被封检校太尉,并出使契丹。有人质疑用宦官充当使臣,但皇上解释说:“契丹听闻你击败羌人,因此想见你,以你为使臣,也是有利之策。”返回后的他权势更盛,一度控制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他请求进驻夏国横山,当上了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还兼管枢密院河西北房。不久,他主管枢密院事,并统领九镇,更得到了太傅、泾国公的地位。当时人们把蔡京比作“公相”,而童贯则被誉作“媪相”。

最终,在一次攻打西夏的行动中,由于失误导致失败,却仍然隐瞒真实情况向朝廷报捷。此举震惊百官,但无人敢言。此事件也揭示了他的治理方式已严重破坏国家制度,使得汉族士兵失去了土地,而禁军逃亡者却能够改隶其他部队,使整个体系陷入混乱。